9月2日,武汉市江夏区湖泗街道下浮山村。丘陵山岗层峦叠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泗瓷窑址群”的标识碑旁,各类窑瓷碎片散落得到处都是。
您很难想象,晚唐、五代、元末明初时期,这里曾窑火兴旺,出土了大量的瓷枕、执壶、瓶、罐、盘、碟、碗等瓷器,并借助水运,远销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
更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周边广袤的土地上,截至目前已发现大小窑堆180座。但这些窑口均不见于文献史料,所以湖泗瓷窑址群一经发现,就改写了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历史。
让人欣喜的是,江夏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正规划“湖泗瓷窑址群大遗址公园”建设保护方案。将来公园建成后,市民将有机会穿越时光,一睹千年湖泗瓷窑的光彩。
窑址所在地山林中的破碎陶片
散落四方的千年瓷窑址群
9月2日,阳光炙热。阳光洒落在湖泗街浮山村的山林中,光影斑驳。如果不是路旁的标识碑牌提醒,外人很难发现,这里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泗瓷窑址群的所在地。
沿着碑牌往山丘上爬,地上随处可见青色的小瓷片和土灰色的陶器碎片,沾满泥色。山丘处,有村民起了沟槽,挖出的瓷陶碎片就更多了。它们安静地躺在地上,仿佛无声地诉说着当年的辉煌历史。
今年59岁的江夏区湖泗街文化站站长祝志林,和湖泗窑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几乎见证了“湖泗瓷窑址群”的发现和保护的全过程。
“1974年,湖泗瓷窑址在湖泗夏祠湾被发现时,我才10多岁,很多人跑去看热闹。后来,湖泗这一带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窑址。”祝志林介绍,按照考古学惯例,这些窑址被命名为“湖泗瓷窑址群”。
祝志林介绍,湖泗瓷窑址主要分布在江夏区的梁子湖西岸、斧头湖周边及鲁湖西岸,它跨越了40多个自然村,大小窑堆近200座,窑堆占地面积约52万平方米,2001年6月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祝志林展示窑址旁的瓷陶碎片
在祝志林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下浮山村另一处窑址。远远望去,窑址已被杂草和荒木披上了一件“绿衣”,通过起伏的弧度,才依稀可以辨别出,那是几座窑址。
祝志林指着远处的窑址
“那些山包,就是过去的窑址。因为是文保单位,村民很少涉足,所以呈现的是很原始的状态。不过,下面要是发掘的话,可能有很多青瓷宝贝呢。”祝志林笑着说。
祝志林所言不虚。因为在离山包大概数百米的乡间土路上,记者随意拾掇,就找到了许多青瓷碎片,釉色精美,每一片都沐风栉雨,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
瓷产品多为生活实用器具
“埋藏地底上千年的时光,一朝现身令人惊叹赞叹。”昨日,江夏区博物馆馆长刘治云介绍,湖泗瓷窑址群一经发现,就吸引了国内外考古界的目光,“因为它改写了历史。”
刘治云介绍,湖泗瓷窑其结构以长条形龙窑为主,有少量圆形的馒头窑。其瓷系为青瓷和青白瓷。烧造年代从晚唐五代一直延续到宋、元时期,主要以宋代为主。
“青瓷分布在斧头湖、鲁湖水系;青白瓷分布在梁子湖水系。”刘治云介绍,为了了解梁子湖、斧头湖系瓷窑址的瓷器产品及结构,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的文物部门分别于1989年至1998年间先后清理了7座窑址,他们都是砖、土结构,长度均在30—60米之间,由窑头、窑膛、窑尾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梁子湖系窑以青白瓷为主要特征,产品有碗、盏、盘、碟、壶、罐、高足杯、瓶、粉盒、灯、钵、盂、薰、枕等,釉色晶莹透明,有细冰裂纹。“装饰花纹有莲花、菊花、牡丹、卷草、蝴蝶、婴儿戏水等纹饰,带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审美价值。”
而斧头湖系窑以青瓷为主要特征,其产品为生活实用器,有碗、盘、盏、碟、平底钵、擂盆、带流小罐、炉、薰、壶、瓶、灶、台、坛、缸等,个别器物刻有镂孔装饰。装烧为明火裸烧,与梁子湖窑装烧方法不同。
“这些瓷器产品,多为老百姓常用的生活器具,但工艺水平相比官窑来说要差一些,但是要比一般的民窑产的瓷器要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刘治云介绍说。
青白瓷壶
瓷壶
几大历史谜团层层揭面纱
刘治云介绍,湖泗瓷窑址群的发现,改写了宋瓷研究中“湖北无瓷窑”的历史,被称为长江中游地区古陶瓷遗址的一个重要发现。
不过,如此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围绕着湖泗窑本身,却有几大历史谜团一直待解:其一,湖泗瓷窑址群目前已发现出近200座遗址,无论是其生产的规模之大,生产的时间跨度之长,生产产品工艺水平之高,在长江中下游均不多见。但这些窑口均不见于文献史料中;其二,湖泗瓷窑址群所生产的产品产量大、销路广、远销到海外,也没有文献资料记载;其三,湖泗窑从晚唐五代到元末明初长达500年,为何到了明初就突然消失了呢?是因为天灾?还是资源枯竭?民间争论纷纭;其四,早些年的清明节前后,每年都有从江西景德镇过来的“老表”上坟祭祖。难道是窑工们都举家迁移到景德镇去了?它的衰落与江西景德镇的兴起有何内在的关联?
对此,刘治云表示,湖泗瓷窑址群的这些沒有解开的谜团,还有待进一步地发掘和考证来揭晓。不过,有些谜团正层层揭开面纱。
“这些湖泗的这些窑口均不见于文献史料,但是江夏地方志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武昌有陶土……可以为器’。民间流传:‘梁子湖九十九个凹(弯),九十九座窑’之说,这都说明了湖泗周边的窑址之多。”刘治云说。
此外,瓷器是易碎品且较重,过去交通不发达,陆路运输风险大成本高,而水路运输平稳且装载量大,江夏湖泊众多,水系纵横交错,对瓷器销售十分有利。“以梁子湖水系来说,一路直接装船,经过鄂州樊口进入长江中下游,可远销到东南亚;西边斧头湖水系与金水河相连通,进入长江顺流而下,至汉口可销售到全国各地。这也解释了,为何东南亚一带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有湖泗窑出产的青白瓷。”刘治云解释说。
与此同时,湖泗及周边地区有丰富的瓷土,以及富足的燃烧材料,正是有了这些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湖泗瓷窑才在宋朝时期形成了窑址林立的空前盛况。
青白瓷枕(湖泗瓷窑址出土)
未来将打造一座遗址公园
湖泗瓷窑曾炉火旺盛、光彩夺目,为了让它重现当年的风采,江夏区正着手保护好、利用好湖泗瓷窑址这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湖泗瓷窑址群大遗址公园。
青白瓷六管瓶(湖泗瓷窑址出土)
昨日,江夏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湖泗瓷窑址群总体保护规划》批复精神,及《省人民政府关于湖泗瓷窑址群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批复》的要求,为修建湖泗瓷窑址群生态大遗址公园,江夏区已成立湖泗瓷窑址群大遗址生态公园领导小组及专班,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启动大遗址公园前期的各项基础性建设工作。2019年初,经过与湖北省、武汉市文物部门沟通协调,初定浮山小学片区作为此次启动窑址公园建设的地域。
青白瓷碗
“我们将利用好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浮山村、夏祠村)、古树、古桥、古民居、天子山、梁子湖等历史文化景点与自然景观,以及湖泗的徒步步道、休闲农庄、苗圃园等景点,有机连接,形成文化产业链,确保历史文化与自然资源的合理整活,擦亮湖泗瓷窑址这张历史文化名片,让它绽放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该负责人说。
青白瓷钵(湖泗瓷窑址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