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稻试验成功,长势喜人。”4日,秋阳高照,大冶市陈贵镇袁伏二村的袁晓敏戴着草帽来到自家稻虾田,看到巨型杂交稻长势喜人,已有一人多高,不由得笑容满面。

据介绍,巨型杂交稻是由袁隆平院士团队历时十余年联合研究培育的优质水稻品种,每株可高达1.8至2.2米,具有高产、大穗、抗倒伏性能强、抗病虫害、耐淹涝等特点。经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DNA指纹检测,以及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56K水稻SNP基因芯片指纹图谱检测,确定巨型杂交稻是一种水稻新种质材料。这种巨型稻光合效率高,单位面积生物量比现有水稻品种高出50%,平均有效分蘖40个,单穂最高实粒数达500多粒,单季产量可超过800公斤/亩。

陈贵镇水产办主任周红胜介绍,2019年6月,在黄石、大冶两市和陈贵镇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大冶市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湖南长沙袁隆平院士工作站达成合作共识,投资32余万元,在陈贵镇袁伏二大畈开发巨型稻生态循环立体种养示范项目基地。该基地采取以巨型杂交水稻系列品种种植为中心,兼稻田虾等立体放养为一体的可持续稻田复合生态种养模式,形成一个产业示范园,加速巨型杂交稻系列优良新品种推广、应用及生态产品的开发,辐射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目前,巨型杂交水稻生态立体种养示范基地在全国有10多处,大冶致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巨型稻立体种养示范基地是大冶首家。周红胜说,该基地集合了巨型稻和无抗生素健康养殖分子配方两大核心技术,探索出一条田间种植水稻不施用农药化肥、养殖虾不用抗生素的立体种养新路径。通过巨型稻生态循环种养模式,让土地增值,带动贫困户脱贫、农民致富。

同时,在有机巨型稻生产技术问题上,该基地聘请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及大冶市种植业局有关技术专家,采取生产淡季集中培训、繁忙季节田间巡回现场指导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使产出的巨型稻达到有机标准。

袁晓敏说,去年他家试种的10亩巨型杂交稻,最高每蔸分蘖在48根以上,每亩产粮达2000斤。产出的新米,家里还分了些给亲戚朋友,大家尝后,纷纷觉得米质高、口感好。尝到了甜头,他家今年巨型稻种植面积已扩增至40亩。

再过一阵子,巨型稻就要进入抽穗期和灌浆期了。待黄熟期过,10月底就可以收割了。

看着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稻子随风起舞,袁晓敏对秋天的大丰收充满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