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上午10时,协和医院住院部大楼,胡豫边走进大楼边穿白大褂,他的研究生们正在楼上讨论课题,等待导师前来指点。身为武汉协和医院掌门人,又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胡豫恨不得“掰成两半用”,总感叹“时间不够用”。

在今年评选出的12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胡豫和钟南山、张伯礼等入选,也成为我省第六位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他让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榜样力量”

此时,博士后唐露正带着几名师弟师妹,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课题进行讨论,这是导师胡豫带领他们正在进行的科技部重大专项。从疫情暴发到逐步平稳,医院的科研方向始终未离开这个病毒。听完唐露的介绍,胡豫问:“大家知不知道,现在没有病人,我们怎么做新冠病毒研究?”一时没人接话,胡豫告诉他们,可以将之前病人的标本做成样本库,通过样本变化来推测。这不是设想,而是医院正在和武汉病毒研究所联合做的工作。

在冬春之际的战疫中,56岁的胡豫带领协和医院始终奋战在一线,每天睡眠只有几个小时。诊断筛查、隔离收治、重症救治、康复管理,医院构建全链条防治网,挑起排头兵的重担。眼下,疫情平稳,医院的工作重点转向日常,同时对新冠病毒保持警惕,培训和练兵一直未间断。

“研究要从临床实践中来。”胡豫继续和学生们交流,“这次和新冠病毒接触就是个实践机会,我们还有很多问题认识不清楚,必须通过课题攻关不断取得进展,要在攻关中解决问题,运用到实践。”抗疫期间,团队发表了16篇论文,其中不乏权威刊物上的力作,为全球抗疫提供了参考。但胡豫总在强调,科学研究不是为了发文章,推进临床工作和人才培养更重要。

研究生陶嬿伊、冯远征说,胡老师在抗疫期间的拼命感动了很多人,让我们体会到老师的榜样力量,医者的担当和作为。在教学中,他还经常鼓励我们去听工科的讲座,培养发散思维,学科交叉创新,“我们正在进行的纳米材料和医学结合的一个项目,就是这方面的尝试。”

“做科研就是要解决临床问题”

血液科王华芳教授是胡豫的第一名博士生。她至今仍记得20年前老师的教诲:“研究要从临床中来,要解决临床中的问题。”

从事医教工作30载,胡豫始终坚持这一点。而这,与他的老师一脉相承。

胡豫的硕士、博士生导师沈迪,是著名的血液病专家,也是协和医院血液科创始人。他发现了新型血小板聚集功能缺陷症,医学界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沈迪氏病”,这也是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新病种。

胡豫出身医家,父亲是鄂州当地的心血管内科教授,母亲是一名护士长。1981年,他考入武汉医学院,选择了当时罕见的血液病作为奋斗方向。

“沈老师的研究精神给了我很大启发。”不管冷门还是热门,一旦选定方向,绝不放弃。胡豫投入到中国人血栓成因研究,希望破解致死致残率都很高的血栓性疾病。

“不做别人做过的事。”老师的创新精神也鼓励着胡豫。在当时国内血液病研究比较艰难的境况下,团队历经20年建立了亚洲最大血栓病例库,通过对搜集到的8000例标本进行测序和研究,逐渐发现中国人血栓病的遗传规律,为明确病因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2018年,“血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好老师要能够授人以渔”

胡豫坚信教育是立国之根本,立德树人乃教育之根本。作为同济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院长,他每年结合社会热点和自己的心得,对刚刚迈进校门的准医学生开讲“开学第一课”。8月30日,他和今年新生聊的是《后疫情时代,你准备好了吗》。在这堂医学教育课上,他从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说到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再说到医院的抗疫英雄,他们既是老师也是战士。这位身先士卒的白衣“舰长”,寄语学生们“立德为先,厚植情怀”,“创新为魂,全面发展”,成为“卓越医学人才”,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

如今,胡豫承担了医院管理工作,与学生交流、指导研究都是见缝插针。时间不够用,只有挤占休息和业余时间。率先牵头任教临床医学八年制本科生《血液系统疾病》课程,编写整合教材推进教学改革,每周一次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学生们说,每次看到胡老师,都是来去匆匆,但言语温和,为人儒雅,“讲问题一针见血,一下子就讲透了。”他“幽默生动、兼具理智”的授课风格很受学生欢迎,多次被评为“我最喜爱的老师”之一。

既是“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也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在胡豫心中,好老师要能够授人以渔。“知识永远学不完,教会学生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实践的头脑,我认为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