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生物施工现场热火朝天。

9月3日,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长青(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生物”)建设项目完成场平交付。公司总经理余兵难掩兴奋,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尚未完工,公司又计划追加10.7亿元投资。

宜昌的效率和服务令投资者激动。

项目换址“冲击波”

长青生物,是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青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从30年前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一家乡镇企业,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二苯醚类除草剂生产商和出口基地,产品线涵盖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三大系列30多种原药、100余种制剂,打入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等跨国巨头采购链条。

随着蝗虫肆虐等因素,近年来全球农药市场需求回暖,订单源源不断。去年,长青股份募资扩产,投资15亿元新建年产12700吨原药、8500吨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预计2021年6月投产,已有10种产品获得出口订单。

去年7月,长青股份与某地签订投资协议,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落地。“一晃5个月过去了,项目迟迟不能开工。”余兵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时间不等人,若项目不能及时投产,订单无法按时交付,对企业来说,不仅利益受损,而且信誉蒙羞。

情急之下,更换跑道。2019年12月,长青项目迁址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开工至少延后了5个多月,投产时间却不能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余兵说。

疫情拦不住“云审批”

企业投资经营的压力,传导到了宜昌高新区“店小二”身上。从分管对接的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人,到项目服务专班,全员挂图作战,拼速度抢时间。

从2019年12月签约到春节前,审图、拿地、动迁等项目建设事项,从串联变成并联,与白洋园区办、当地村委会齐心协力做工作,赢得百余户居民支持。仅一个月,就完成了近90%征地拆迁签字。

项目推进正酣,疫情突然来袭,全球按下暂停键,但长青生物推进没有停。

“我们把安评、环评、能评等相关审批工作搬上网,只要网上能跑得动,全部采取视频连线‘云审批’。”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职能部门配合下,20多天跑完了排水规划、招标文件等各项手续,疫情期间项目率先通过市级入园评审。

3月份项目开工,有398亩地、130万方挖土量,如果按部就班,必定耽误交付。“要一天当做两天用、三步并做两步走。”施工方法随即优化:新增一个施工队,两边同时取土,改机械耕岩为爆破施工,百余人两班倒,全力以赴拼抢进度。

汛情浇不垮“钢铁侠”

超长梅雨季和洪灾席卷而来,再次打乱了节奏。

一条老河沟横穿长青项目现场,因场平需要对它进行回填。5月22日,暴雨突袭宜昌。

“接到预警,我们连夜把河道再次挖通。”宜昌市东山建设发展总公司工程部负责人艾全山介绍,上游3个村平稳度汛,场平工程未受影响。为了后期防汛,原有老河沟沿项目边界改道,确保项目建设和周边群众不受影响。

艾全山算了算:“5月22日至7月20日,几乎天天下雨,场平正常施工天数不足十天。”但就是这么短时间,“钢铁侠”们24小时不间断作业,超进度20天完成场平,地基强夯也赶超了进度。

据项目总工程师测算,年底可完成16万平方米土建工程,明年5月底可完成工艺设备、配套设施安装,6月份试生产。余兵感叹,“开工延后了5个月,又连续遭遇疫情和洪灾冲击,竟然能够赶上原定进度,不得不说宜昌这个‘赛道’真牛。”

正是这样优质营商环境,打动了长青股份,坚定其投资信心,在15亿元投资基础上,又主动联系高新区招商部门,计划再追加投资1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