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咸宁12月3日讯 初冬时节,寒意袭人。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大山深处的美丽乡村笼罩在一片薄薄的晨雾中,静谧祥和。

通城县地处鄂南边陲,曾是湖北省幕阜山片区贫困县。近年来,该县因势利导,科学谋划,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首要任务,促进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亮点工程,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乡村基础设施显著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幸福指数逐年攀升,已于今年4月被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

依山傍水 打造特色景观

五里镇左港村原是集边区、山区、库区为一体的重点贫困村。2018年初,通城县政府与瀛通通讯政企合作,共建善源谷美丽乡村项目,左港由此步入乡村振兴快车道。

“不搞大拆大建,突出山水特色、打造美丽家园。”近两年,左港以善文化为主题,延展水文化,打造上善若水的鄂南风貌山地水乡特色景观,建设集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养生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在左港村旅游公路入口处,“竹林山庄”老板付平、魏明辉夫妇端出自家炸制的小鱼酥,热情地招呼着客人。往年,他俩在县城打工,月工资加起来只有两三千元。“现在路好了,房子也修好了,来的游客也多了,我们经营农家乐一个月少说也能赚七八千块!”说起如今的好日子,魏明辉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四季果园,返乡创业的胡江波投资180多万元,搭建23个钢架大棚,种植草莓、火龙果等水果,通过土地流转、产业分红等方式,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

通过吸引能人回乡,左港村还发展起了四季花海、豆制品加工、小砂纸工厂、雄鸿鞋业厂等一批产业,让贫困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同时,该村进一步巩固板栗这一传统产业,全村400多户种植板栗2050亩,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瑶望千年 打造民俗主题

一座大观园,整部瑶族史。

瑶祖故里大观园位于通城县大坪乡辉煌村,以微缩方式,全面展示了龙窖山古瑶汉文化与地域风情。该项目不仅安排当地40多名乡亲就业,还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民宿、餐饮产业以及土特产品的运营、加工和销售。

内冲瑶族村位于药姑山南端,曾是瑶族先民的“聚居地”,是全国51个瑶族特色村寨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的瑶族村寨。2016年,这里被住建部纳入第四批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7年被认定为中国古瑶文化传承展示基地。

内冲瑶族村乡村振兴项目,立足于大药姑山旅游规划,以“瑶望千年,药韵楚天”为主题,按照“一轴两环三片”总体布局,建设具有浓厚文化和人文精髓的传统村落,旨在打造“中华古瑶第一村”。该村多名党员带头发展餐饮民宿、勤劳致富,示范带动30多户村民办餐饮、民宿、小超市、旅游小商品摊点,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很多村民在家门口就吃上了“旅游饭”。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夜幕下的瑶望千年广场,熊熊篝火照亮了夜空,村民们穿着瑶族盛装,载歌载舞,热情奔放,古老村寨焕发出勃勃生机。

打好茶牌 发展茶旅经济

位于通城县沙堆镇港背村的九井峰茶文化品赏园,占地2150亩,是沙堆镇和湖北福人健康产业集团共推共建的重要项目,也是通城县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

园区积极响应和参与精准扶贫,除带动周边农户栽植茶叶及油茶1200余亩,还结对基地所在村组贫困户60户,通过扶贫贷款参股分红、临时用工和茶叶采摘支付工资等方式,每年增加贫困户收入180余万元。

港背村12组贫困户王春明身体不好,经济负担重。就在家门口的九井峰茶业基地采茶,每个采茶季下来,光工资收入就有将近15000元。

品赏园以观光茶园为基点,以文化茶园为支点,以体验茶园为亮点,打造集有机茶叶种植加工、生态旅游、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引来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胡恩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