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走出汉十高铁随州南站,迎面是双向八车道的炎帝大道。这里,建有人气渐旺的随州市高铁小镇。

行走在笔直宽阔的人行道,抬头,不见电线;地面,没有“马路拉链”。空中的高压线、电缆线去哪儿了?

秘密就在路边的花坛里。

按下遥控器,花坛里一个隐藏的压力井盖开启,露出一个直径1米的洞口。记者随施工人员沿爬梯下到地下7米,里面豁然开朗,宛若一个白色的狭长地宫,看不到尽头。墙边是一排排“高低床”,用钢筋制成,碗口粗的黑色高压线、电缆线和自来水管分别固定在不同的“床”上。

“这是综合舱,宽高各3米,里面冬暖夏凉。”随行的投资方项目负责人黄军军笑着解释,综合舱长4.15公里,是电力、通信、供水等管线的“家”,更粗些的黄色燃气管还有“单间”。

以前日晒雨淋的管线,如今住进地下“宫殿”。据介绍,廊道里仅防爆灯管就有1360个,每隔5米一个悬挂式干粉灭火器。记者看到,燃气舱的地面,由特殊“不发火”砂浆制成,金属扳手、烟头等落地不产生一点火星。沿线有20多个通风口,保证地下空气清新。在7米深的地下,丝毫不觉气闷,原来有通风系统。

这是随州市首条城市地下综合智慧管廊,投资2.55亿元,刚刚建成投用。它位于高铁小镇,项目覆盖随州南站以及绿地小区等17万人的生活区。以前,城市的电力、通信、燃气、供水等管线,由于隶属不同部门,常常出现道路反复开挖、修补的现象,影响城市颜值,造成市民不便,被形象地比喻为“马路拉链”。黄军军介绍,综合管廊让各类管线“住进”集体宿舍,所有管线信息集中共享,运营、维护管理将非常方便,城市道路将告别“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

地下综合管廊不仅“住”得舒适,还是一条“聪明”的通道,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GIS、BIM、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整合,实现消防、排水、通风、照明、监控、报警等系统智能化。

“有了智慧的‘大脑’,巡检人员由17人减至6人。”黄军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