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笔者走在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罗堰村透水砖铺就的游步道上,眼前青山绿水、香菇大棚林立,耳畔鸡犬相闻、儿童嬉闹,一幅悠然农家乐的画卷展现在眼前。刚从田里忙活回家的陆老伯乐呵呵地说道:“自从实施了水土保持项目,村里的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有时间我们就会三三两两的在河边游步道散步游玩。住在这里心情很好,我孙子、孙媳妇要接我进城,我都不想去,重孙也是一回来就不想走。”

近年来,郧阳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为乡村振兴描绘生态底色。2020年,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以水利部定点帮扶为契机,推进实施“八大工程”帮扶脱贫,水利行业在郧阳区倾斜支持2020年中央水利项目11个,投资9712万元,主要用于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山洪灾害防治、灌区改造、新建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小型水利维修养护、生态修复等8类水利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中央投资7604万元,占中央投资计划的78%;以中央、省、市级水土流失重大治理项目为抓手,带动全区面上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开展,为乡村生态振兴工作营造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截至2020年12月中旬,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44.19平方公里,占年计划49.31平方公里的89.62%。

以创新理念求突破

在传承传统治理模式的同时,郧阳区还积极创新水土流失治理新思路,推进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抓手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优化布设水土保持植物、工程和农业耕作措施,构建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三道防线”立体控制水土流失;变单一措施为综合施治,将水土流失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产业发展等结合起来,提升综合治理效益;实施“以奖代补”试点,通过激励政策“蝴蝶效应”、治理典型“鲶鱼效应”,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实现“要我治”向“我要治”转变,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新治理格局。

2019年以来,郧阳区抢抓“全国水土保持以奖代补试点县”机遇,不断探索,用好以奖代补项目中央财政投入资金2000万元,吸纳建设主体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59平方公里,带动村集体和农民增收656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落实责任促成效

近年来,郧阳区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增进民生福祉、增强群众获得感的一项重要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并将水土流失治理纳入河长制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激发了各级水土保持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责任。同时,充分发挥区水土保持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年初分解年度任务至各级各部门,年终统一考核排名,排名靠后的对主要领导进行约谈,全面落实地方政府水土保持主体责任及部门工作职责,协同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以项目建设为支撑

据了解,郧阳区水利和湖泊局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注重自然修复,突出综合治理,重点实施生态修复、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水土保持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郧阳区重点组织实施了罗堰小流域综合治理续建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谭山项目区,郧阳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69平方公里,以此带动全区9个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