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召开的武汉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武汉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19日,中共武汉市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全会相关精神。

加快打造“五个中心”

武汉市的《规划建议》提出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定位,锚定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的目标任务。五个中心即加快打造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

打造“965”产业集群

《规划建议》提出紧紧咬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明确打造“一中心、三高地”:建设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高地、创新人才集聚高地、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在加快发展新产业方面,提出“965”产业集群发展思路。9大支柱产业包括:“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建造、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绿色环保、文化旅游;6大新兴产业包括: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数字创意、氢能;5个未来产业包括:电磁能、量子科技、超级计算、脑科学和类脑科学、深地深海深空。

主城做优、四副做强

《规划建议》聚焦武汉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创新性提出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的空间发展布局。

主城做优:中心城区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推动三镇聚合均衡发展。四副做强:加快建设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长江新区副城,形成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加强主城与副城、副城与副城之间的协作联系,实现一体发展、协调发展。

强化武汉“一主引领”龙头作用,提出“一城、一圈、一群、一带”的总体部署。“一城”就是做大做强武汉自身。“一圈”就是发挥武汉辐射引领作用,带动武汉城市圈升级发展。“一群、一带”就是要强化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地位,加强与长沙、合肥、南昌等兄弟城市协同合作,合力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达

《规划建议》提出打造12分钟文体圈、15分钟社区便民商业生活圈,10分钟医疗急救圈;构建武汉城市圈1小时通勤、长江中游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综合交通网;构建城市风道、绿道、水道,建设百里长江生态廊道,打造防汛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建设湿地花城和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构建“超米字形”高铁网

为打造交通强国建设示范城市,《规划建议》提出了“12345”交通发展的基本构架。

加快建成“超米字形”高铁网络、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建设联贯长江经济带、联接“一带一路”、联通世界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两向通道即坚持“陆路向西、水路向东”战略,构建向西拓展、向东延伸的中部国际直达陆海联运大通道。

三层枢纽即建设三个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枢纽,完善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枢纽,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的重点枢纽。

四网支撑即构筑航空、航运、铁路、道路支撑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五个体系即健全便民利民市域交通运输体系。构建高品质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高水平的公共交通体系,构建高质量的慢行交通体系,构建高效率的城市配送体系,构建高层次的数字交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