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公里的江北铁路几乎全由高架组成,不影响公路交通,目前已完成了70%的桥梁铺设。

湖北省提出,打造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作为武汉新港铁水联运重点配套工程,江北铁路二期正日夜赶工,啃下一个个“硬骨头”,为发挥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联运枢纽联运优势筑牢根基。

12月16日,记者来到武汉市新洲阳逻,只见铁路“巨龙”纵跨公路,路两边的工地上塔吊矗立,蓬勃发展的劲头十足。

两跨阳大公路,施工不中断交通

从西向东经过倒水河大桥后,便是江北铁路与阳逻主干道阳大公路的交会处。眼前,由一连串桥墩组成的铁路“巨龙”初见雏形,桥墩下方,阳大公路拓宽工程也在紧张施工。记者看到,架桥机矗立桥面,搭积木般将一片片T梁稳稳的放在桥墩上;后方,接触网杆一根根立起来,追赶T梁架设进度。

记者爬上桥面,只见桥面由4片T梁拼接而成,每片梁之间有约40厘米宽的缝隙。“我们刚刚铺设了4片T梁,待会工人将钢板缝接、浇筑好混凝土后,桥面算是完全合拢,铁轨正好铺在最外面的两个梁肋上。”中铁七局武汉公司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项目部副总经理吴建明介绍,一片T梁重约130吨,架设一片需一个多小时,一天能铺64米。

跨阳大公路特大桥为江北铁路节点性工程,铁路将两次跨越该公路,有近8公里并线,施工难度较大。

湖北铁投集团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仁柱介绍,阳大公路原先为双向4车道,后来拓宽改为双向6车道(局部8车道),公路拓宽后,铁路施工地点由在路边变为在路中。“铁路和公路同时施工,既要保证双方施工进度,又要保证交通正常通行,极为不便。无论是时间还是工区,我们都是见缝插针抢抓施工。”刘仁柱说。

年初的疫情给施工带来巨大影响。工地停工近3个月,一半以上的外地工人无法正常返岗,公司积极协助两家建设单位招聘本地工人。“7月又经常下雨,工人们搭起棚子,加班加点,冒雨干活,能用八九个月的时间完成全年投资目标,十分不易。”刘仁柱介绍,目前,两家施工单位正由两头向中间同步架设T梁,已完成了70%的桥梁铺设任务。

将大幅提升湖北省多式联运优势

这不是一条普通的货运铁路。记者沿着施工线路前行,发现它几乎全部走高架。

刘仁柱开玩笑说,这样的“空中”货运铁路不多见,相当于按照高铁的要求修的。

据介绍,货运铁路走地面最为经济,但会阻隔道路,影响地面交通。为减少对阳逻老城区的影响和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江北铁路50多公里的路段几乎全由高架组成,为此增加投资近18亿元。

武汉新港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港、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作为其重点配套工程,江北铁路的建设意义不言而喻。

据介绍,江北铁路穿越武汉、黄冈,分两期建设,一期滠口至香炉山段已运行,目前在建的二期为香炉山至黄州段。未来,江北铁路将通过铁水联运二期连接线对接港区,火车将实现一站直达港口,彻底告别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的困扰,大幅提升铁水联运作业能力。

此外,该铁路还将与国家第三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粮食现代物流(武汉)基地暨国家稻米交易中心连接,最终将打造成华中地区集“水、铁、公、空”立体交通于一体的粮食物流核心枢纽。该项目将以粮食物流基地为主体,利用深水码头、专用铁路、临港土地等资源,发展冷链、粮食及加工、商品车集散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产业组团。

铺开地图,武汉新港未来发展的腹地将更为广阔。这条铁路将港区与京广铁路、京九铁路和长江串联,不仅解决现有武麻铁路的货运压力,还将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全国铁路网的联运优势,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目前,江北铁路已完成总投资的90%。“各单位、部门正积极协调,力争尽快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让武汉新港尽快将多式联运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刘仁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