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小区航拍图。(通讯员冯璇摄)

阅读提要

针对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应城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惠民利民,用足用活国家各项政策,推行征缴分离、分类施策、分类处置,解决了困扰月圆小区3000多户居民的不动产登记难题。

2月20日,应城月圆二村居民彭秀华从开发商手中领取了不动产登记申请表。

应城住建局副局长田俊勇介绍,与彭秀华一样,家住月圆一村至五村的3000多户居民,目前都已具备办证条件。

由于政府出台惠民利民政策,困扰应城多年的“月圆小区难题”终于得到解决。

“明星小区”的尴尬

在应城,人们把月圆一村至五村统称“月圆小区”。

它曾是应城最大小区,占地390亩,建筑面积37.7万立方米,有住房139栋、3196套。

它也是一个“明星小区”。1997年,因为这个项目,应城被列入全国县级市中仅有的两个国家安居工程试点城市之一;1999年,月圆小区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优秀住宅小区”。

2000年初,在这里买房安家时,彭秀华很满意。小区环绕世纪广场,周边商业、教育、医疗资源配套齐全。

不过,一件事让她心里始终不踏实。2010年,房屋办证时,她只办下了房产证,却不能办理土地证。原来,月圆小区是以经济适用房项目开发建设,土地属于划拨土地。

2016年,房屋“两证合一”改革。彭秀华得知,由于没土地证,房屋办不了“不动产登记证”。不能办证,就不能上市交易。彭秀华急了:家里正盘算着把月圆小房子卖了,换个大一点的呢。

应城市解决群众不动产办证历史遗留问题工作专班调查显示,月圆小区3196套房屋,城乡居民购买2260套,干部职工仅购买936套。“人员流动性强,上市交易需求就旺盛。”田俊勇说。

事实上,即使没交易需求,居民也希望能把不动产证早点办下来,“手上有证,心里才踏实”。

居民先找开发商,再找社区、找政府,要求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月圆小区居民办证难成了高频信访事项,有时候一天就有好几起。”应城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甘鸿鸣说。

居民不买账的“折中方案”

居民办证难,难在哪?

月圆小区用地为划拨土地,属于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应缴纳土地出让金及房屋增值收益。

缴纳土地出让金,居民没意见,问题是该缴多少。按有关规定测算,月圆小区每套房屋平均下来要缴好几万元。相关职能部门拿出了依据,居民却不认可,“补缴的钱比我当初买房花的钱还要多,不合理”“当时作为房改房,享受了政策福利,现在补缴这么多钱,不划算”……

缴纳房屋增值收益,居民更是叫屈,“当时我们按商品房价格买的,凭啥现在要缴这个钱”。

工作专班调查及第三方律师事务所评估显示,除月圆5村住房平均售价低于同期商品房平均售价55元/平方米外,其他房屋都高于同期商品房售价。彭秀华当时购买了一套88平方的房子,每平方650元,比同期商品房均价高出了59元。

居民诉求需要考虑,国家相关规定不能突破。咋办?

2018年,应城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在土地出让金及房屋增值收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暂时搁置争议,居民可以办理不动产证,但必须注明“土地的划拨性质”和“房屋的经济适用房性质”。

这是一个“不彻底的解决方案”。“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居民办了证仍无法上市交易。”甘鸿鸣说。

果然,居民不买账,继续四处信访。

惠民利民破解“老大难”

月圆小区居民遭遇到的办证难题,在应城不是个例。

田俊勇介绍,至2019年,应城城区有近2万套房屋由于多种原因无法办理不动产证。

2019年,应城以落实省委巡视组反馈的25个不动产登记办证问题整改为切入点,着手解决全市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市长挂帅,抽调职能部门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甘鸿鸣介绍,工作专班对第一批25个住宅小区(178栋房屋、5928户)进行大摸排,找准了堵点。把不动产证办证难的成因梳理了十大类别,如超用地红线、超容积率建设、利用划拨土地开发建设住宅小区、未经竣工验收擅自交付使用等。然后对症下药,逐个提出破解办法。

作为第一批25个住宅小区中的一个,月圆小区居民办证难迎来转机。

2020年9月18日,应城解决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第四次专题会议,明确提出——

惠民利民,月圆小区居民补办协议出让手续时,按政策最低限缴纳土地出让金;

尊重历史,由于居民当初购房价格高于商品房价格,月圆小区房屋上市交易时不再计收增值收益。

“一套房子平均下来也就补缴1万多元,仅为最初方案的1/4。”田俊勇说。

从入户走访的干部口中得知这个好消息,彭秀华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