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上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聚焦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水平打造东湖科学城生命健康创新平台。

力争“十四五”时期东湖高新区高企数量达到一万家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0年,克服疫情重大影响,武汉市高企培育工作逆势而上。东湖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全年高企申报1730家,占全市(3579家)48.3%,占全省(5566家)31.1%;认定通过数1543家,占全市(3100家)49.8%,占全省(4816家)32.0%。全年高新区净增高企830家,占全市(1842家)45.1%,占全省(2512家)33.0%,高企数量首次突破3100家,达到高新区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湖高新区整合力量加大投入,出台《关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即光谷“高企十条”,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

新政策对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获得知识产权授权、首次认定、重新认定、成长发展、搬迁落地高新区等方面给予奖励,同时,对培育高企的双创孵化载体和优质服务机构也给予引导支持。例如,入库企业奖励2万元,首次认定奖励40万元(市区),重新认定奖励10万元(市区),高企首次“小进规”奖励10万元,新晋光谷瞪羚奖励10万元,首次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奖励50万元,新晋“独角兽”奖励500万元等。

除资金奖励支持外,高新区还进一步优化了高企服务机制,建立科创、财政、税务、发改等职能部门及各园区等参与的高企认定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高企申报、认定服务中的重要事项。实行高企认定申报常态化,全年受理高企申报材料,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做到一窗受理、部门联办。

下一步,东湖高新区将对标先进发达地区,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健全服务机制,精简优化申报流程,全面做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工作。力争“十四五”时期,东湖高新区高企数量达到一万家,高企数量稳居全国高新区前列。

高企十条、硬核科技十条等硬核政策来啦!鼓励创新,光谷持续政策加码!

发布会透露,东湖高新区正在谋划东湖科学城建设的“1+N”政策体系,最近研究制定了高企十条、硬核科技十条、股权代持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

硬核科技十条:

当前,国家将科技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按照今年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高新区高起点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硬核科技”企业围绕扼住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开展攻关,出台支持“硬核科技”的“硬政策”。

一、支持产业“硬核”。“硬核科技”产业方向明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高新区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链,主要支持基础软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方向。

二、支持力度“硬”。每年预算安排5个亿,单个企业每年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支持。《政策》主要支持“硬核科技”企业在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场景示范和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

针对“硬核科技”企业特点,政策支持事项突出“六硬”:

1、加大对“硬核科技”创业源头的引入,培育初创企业。对成立5年内的初创企业,从注册资本奖励、销售收入奖励、融资奖励、人才引进奖励、研发投入补贴等方面给予全链条支持,初创企业最高可获得1200万元的支持。

2、紧扣“硬核科技”产业特点,瞄准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对企业引进的关键核心人才最高给予20万元的直接奖励。支持企业培养人才,对引进的应届理工类毕业专业人才给予最高8万元的落户补助。

3、紧扣“硬核科技”和风险投资结合的特点。明确对获得股权融资企业最高给予200万的支持,同时对投资管理团队给予奖励,营造投资氛围。

4、支持开展研发生产,支持“爬坡关键期”。对集成电路企业购买的关键研发生产设备的投入,按30%的补贴比例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支持。对投资额超过3亿元的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在人才引进、研发投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落户、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股权激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东湖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开展股权激励为改革任务之一。2013年10月,管委会设立股权激励专项资金。七年多来,累计支持22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支持激励对象1444名,累计支持借款3.75亿元,被支持企业整体业绩高速增长。省政府明确将东湖高新区股权激励专项资金模式纳入自由贸易示范区的改革试点推广复制工作。

为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近期,高新区对专项资金政策进行了修订,加大力度支持区内企业对管理团队、技术人才和业务骨干实施股权激励。一是扩大资金规模。资金池总规模扩大至10亿元,重点向中小企业倾斜;二是拓展支持对象。明确专项资金支持对象包括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重点人才企业、高新区上市金种子企业和瞪羚企业。通过股权激励政策,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体制机制优势,帮助更多企业完善股权治理,助力企业留下更多人才。

(湖北广电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