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下午,夕阳的余晖中,一群江豚在清澈的长江宜昌段江水中追逐嬉戏。随着长江水质持续向好,宜昌江段常年都可以观测到野生江豚的身影。

取消围栏围网养殖后,洪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野生莲藕的面积不断增加。

武汉市青山区和武昌区江滩连成一片。

石首市聚焦长江岸线生态修复,打造百里沿江画廊。笔架山长江故道湿地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长江中游独特的湿地景观。



这是眼下宜昌、武汉等地常见的一幕——

长江上,江豚自由遨游,追逐嬉戏。

江豚,数量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长江生态指标生物。“微笑天使”频频露面,传递出令人欣喜的信息:长江水质日趋向好。

浩浩长江,湖北岸线长度全流域第一;千里汉江,涵蓄出一库丹江清水。

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湖北使命特殊;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湖北责任如山!

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取缔干线非法码头、排查入河排污口、消除城市黑臭水体、造林绿化长江两岸……瞄准水中、岸上、地上的问题,湖北力争实现长江水清、岸绿、河畅的愿景。

以系统性举措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湖北实施长江防护林建设、水土流失治理、河湖湿地保护等一批生态重大工程,把全省22.3%的版图面积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在形成,为母亲河筑起“最强盾牌”。

还一江碧波东流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我省长江大保护提供了指南。”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说,如何源头治污?力争不让污水入江。

以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为例,经无人机航测等三级排查,湖北共发现长江入河排污口12480个。目前,全省正有序推进分类监测溯源。

这些天,老孝感人记忆中的西湖桥碧波美景回归了。

西湖桥,孝感城区地面仅存的千年古建筑,著名的“澴川八景”之一“西湖酒馆”遗址就在此。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老澴河水质污染严重,作为其支流之一,西湖桥沿岸也成了又黑又臭的污水沟。2019年10月,西湖桥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2020年12月初,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让孝感人欣喜重现的美景,具有全省标志意义。随着西湖桥告别黑臭,全省214条黑臭水体全部“销号”。

斩断“污龙”只是第一步,让母亲河魅力归来,应是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鱼和谐的画面。

不再围网养殖,禁止野生捕捞,这是长江生态保护历史性的一幕。2020年7月1日0时起,长江、汉江武汉段实行10年全面禁捕。24天后,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长江汉江湖北段实施禁捕的决定》,以地方立法推动禁捕退捕,在全国尚属首例。

不仅休,还要养。36年来,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将一件事坚持至今。他们累计放流中华鲟62次,共有503万余尾中华鲟回到母亲河怀抱。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参透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休养生息的道理。如今扎扎实实禁捕10年,昔日难得的“江豚吹浪立,沙鸟得鱼闲”,将成为随时可见的胜景。

一顷碧波东流,数据为证。2020年1月至11月,全省国考水质优良断面为103个,占比90.4%,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生态环境部11月监测数据显示,从武汉白浒山出境的长江水质已连续2年保持Ⅱ类,优于国家要求的Ⅲ类水质,这意味着长江干流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优良,为20年来最优水质。

破解“化工围江”

湖北沿江化工企业中,不乏全国翘楚的上市公司、利税大户。它们关乎一地的经济命脉,也造成了“化工锁江”的困境。

铁腕护大江。2017年,一场破解“化工围江”的雷霆之战率先在宜昌展开——3年里,沿江1公里内134家化工企业,将全部关停或搬离。

这是一次真刀真枪的“生态革命”!近年来,湖北推进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解放”长江沿线,让母亲河畅快“呼吸”。

由于化工占据宜昌工业三分之一比重,以致当年该市GDP增速大幅下滑。

“化工转型与稳增长不是对立的关系,不利影响只是暂时的、短期的。”宜昌市相关负责人明确新思路:引导企业向高精尖、向绿色循环发展。

2018年,宜昌很快“恢复元气”,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多项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最新统计显示,全省已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332家。

不满足于沿江1公里“清零”,湖北确立新目标:2022年12月31日前,将化工关改搬转扩展至沿江15公里,根除长江化工污染隐患。

除污还需复绿,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三年行动以来,长江岸滩复绿面积累计超过856万平方米,岸绿水净的景色重现长江。

水气土一同治理

埊,古同“地”字。古人智慧告诉我们,山水、土壤、空气皆为一体,一体同治,方能地灵。在长江大保护中,以中医方法为长江“疗伤”,水中、岸上、地面协同管控,水气土协同治理。

治气,出硬招。持续推进火电燃煤机组、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臭氧与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控。2020年1月至9月,13个国考城市的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3.8%,平均优良天数同比提升15.6%。

治水,出严招。执行全国最严的省级水污染防治条例,推进水质提升攻坚行动。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90%,消除劣五类断面。

治土,出实招。严格执行全国率先颁布的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首次完成持续3年的土壤“体检”,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安全。

地上,340万座农户无害化厕所完成改造,这是“厕所革命”交出的“成绩单”。

至2020年底,城市(含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不低于95%。尾矿库已闭库22座,提前超额完成三年全省尾矿库数量控制目标。生态环境部“清废行动”确定的280个固体废物污染治理问题点位,全部整改完成。

链接

年处理6.2亿吨生活污水

湖北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率先全覆盖

“黑水收进来,清亮亮的水流出去,排水口有检测设备,几百米外就进了长江,这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秭归县水田坝乡污水处理厂第一任厂长周志敏特别有成就感。

如今,这样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湖北有828座。同时,全省新建管网10290公里,新增处理能力114万吨/日。

早些年,管网配套不足、运转资金紧张,是我省乡镇污水处理厂的“通病”。2017年至2019年,省级每年转贷市县100亿元政府专项债券,由相关市县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同时,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在孝感市孝南区,以PPP模式新建7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和11个乡镇配套收集管网,总处理规模为9800吨/日,出水水质稳定保持一级A标准。

目前,湖北已成为全国少数实现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省份之一,每年可减少6.2亿吨生活污水排放。

(摄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勇 刘曙松,视界网杜磊磊)

制图: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