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23日讯 (记者张娟)3月22日,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成立10周年线上圆桌对话会举行,本次对话会主要围绕医学教育改革主题进行讨论。国际知名肝脏移植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北京中心主任迈克尔·米利斯(J. Michael Millis),芝加哥大学国际艾滋病培训中心主任伦斯洛.谢勒(Renslow Sherer),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部部长、党工委书记唐其柱,医学部常务副部长余祥庭通过视频连线参加对话会。

米利斯教授表示,芝加哥大学与中国的一些高校及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如武汉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等。中国高校及医院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培训,之后再以这些骨干教师为主力培养更多本地教师,这种培训模式卓有成效。在疫情结束后,希望有更多中国高校及医院能参与其中。

谢勒教授指出,中美两国教育合作前景广阔,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双方未来的合作将更为紧密。芝加哥大学的IMEP(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ors Program)教师培训项目与武汉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进行了深度合作,未来芝加哥大学和武汉大学将加强学术及科研合作,进一步开展项目、共享经验。谢勒教授认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以及保证学生拥有良好体魄。武汉大学医学教育改革(Wuhan University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WUMER)项目充分展现了大学之间在教育与学术领域的跨地域深度合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唐其柱称,自2008年起,武汉大学就与芝加哥大学建立了在医学教育改革方面的合作,WUMER项目主要聚焦以下几点:首先是改革教育理念,主张问题导向式教学;然后是强调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病例,为后期实践积累经验;最后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WUMER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希望武汉大学与芝加哥大学能更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拓宽合作领域,培养更多医学人才。

余祥庭说,WUMER项目的核心课程CPPT(临床病理、病理生理和治疗学)与中国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教学方法不同,主要以小班授课、讨论式授课为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及协调能力。CPPT课程为中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改革树立了典型,未来将有更多高校关注、应用这一课程体系,最终提升医疗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