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中国光谷未来科技城。(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2月28日,“汉海5号”集装箱轮缓缓离开武汉新港阳逻港二期码头,装载湖北和湖南两省的医疗用品、机械设备等产品驶往上海洋山港,再出口至东南亚和欧美地区。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勇摄)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封装产线正在生产。该公司专业从事光纤激光器及其关键器件与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了国产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的开发及产业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外景一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武汉在中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正日益凸显。

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区域发展布局当之无愧的“龙头”、荆楚发展雁阵的“头雁”,武汉坚定不移做大做强。

大武汉之“大”,不仅体现在规模之“大”,更要体现在功能之“强”。

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引领全省乃至长江中游城市群拔高位势,是大武汉及武汉城市圈应有的使命和担当。

“龙头”舞起来“五个中心”锻造“强武汉”

春雷响,万物长。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武汉强势发出加快打造“五个中心”动员令——加快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区域金融中心。

科技创新,被深深镌刻在城市首页。92所大学、130万在校大学生、130多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武汉创新“家底”越发厚实——“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武汉“国家科技中心”指数排名第三,仅次于京沪。

有“家底”,更要有韧性。武汉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去年以来,武汉全面重塑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大中长期目标清晰,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两大支撑强势推进,七大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两大抓手紧锣密鼓实施。

“大手笔”资金开始投向科技创新的“刀刃”上。3月29日,武汉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总额1.35亿元的首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武汉提出,到2025年,争取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万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3.5%。

截至目前,湖北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增至29家,位居全国第4位,均在武汉。武汉建成、在建和谋划中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大科学装置中的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大科学工程中的P4实验室等,已达11个。武汉同步启动建设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加快建设湖北技术交易大市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

投资额超过310亿元的武汉国际贸易城在汉口北全面开工;正在建设的天河国际会展中心,2023年中旬即可承办国际大型会展;招行武汉分行等一批金融机构正在迁入武汉为其量身打造的“定制楼宇”……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去年,经受了艰苦卓绝的战疫大考,武汉经济总量仍保持全国城市前十,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今年,武汉更是咬定10%的经济增长目标,全力以赴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 1+8>9,同城化成势见效

“断头路”通了,瓶颈路少了。武汉城市圈“1+8”兄弟间,物理距离一步步拉近,被交通网络“绑”得越来越紧。

3月中旬,趁着枯水期水位低,孝汉应高速公路南段的环西特大桥,加紧打通跨府河的便道便桥。这是去年底启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大通道部分路段。这条360公里长的大通道,将串联起武汉、孝感、咸宁、鄂州、黄冈5市的11个县市区,打造“1小时通勤圈”。

今年2月,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大随至汉十段(孝感北段)正式通车,全长560公里的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成功“画圆”。圈内高速“由线成网”,环线任何两个相邻城市均可在30分钟内抵达。

“从葛店到光谷左岭,只要3分31秒!”1月2日,我省首条跨市域的地铁线路——武汉地铁11号线三期葛店段开通运营。以往,葛店居民胡敢良常坐公交车转地铁到汉口火车站,全程耗时两三个小时,现在坐地铁直达只要1个多小时。

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交通互联互通只是先导。城市圈之“圈”,不仅是地理上的相邻,更是相互之间打破壁垒、拆除藩篱,促进要素流动不受城市距离和行政区域的限制。

“中国药谷”葛店开发区,在原料药生产方面积淀了优势,但临床新药研发偏弱;“中国光谷”东湖高新区,生物新药研发实力强,但发展空间受限。随着两地往来便利,越来越多的药企将研发放在光谷,制造放在葛店,两个开发区实现双赢。

3月30日,鄂州花湖机场建设工地一片繁忙。这是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货运枢纽机场,建成后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航空物流竞争。

“湖北省8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和80%的集装箱运输通过武汉港实现,中欧班列(武汉)直达欧洲腹地,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将用1至2年时间,推动实现武汉天河、鄂州花湖两大机场“强强联合”。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串联鄂州、黄石、黄冈、咸宁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加强与仙桃、天门、潜江等协作互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支持武汉、孝感、鄂州、黄石、黄冈联合打造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长江新区打造新兴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眼下,武汉城市圈以基础设施融通为基础,以功能板块组团为抓手,以生态宜居为底色,正在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有机融合。“1+8”兄弟的排列组合,将催生更多组团发展先行区。

做强龙头引领全域发挥“主引擎”使命担当

着力构建“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如何推进“一主引领”?

我省出台的《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到2025年,“一主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实现进位,人均GDP达到16万元,建设用地亩均GDP达到80万元,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迈入全国前五;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70%以上,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都市圈,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区。

《意见》提出,发挥武汉和武汉城市圈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将武汉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为此,我省将加快推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增强武汉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市场枢纽功能和对外开放交流功能,引领区域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高水平开放以及公共服务提质扩面。

“一主引领是中部崛起、湖北建成支点战略的延伸。”长期从事区域经济研究的武汉大学教授伍新木说,它不是指大武汉鹤立鸡群、一城独大,而是强调通过积聚、辐射作用,推动全域协同。“只有夯实城市圈,通过基础设施、产业规划、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最终实现人文认同一体化,进而成为重要增长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代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军伟教授认为,一主引领,引领是核心。研究“一主”如何对其他城市发展带来催化效应,更有意义。

“一主引领,产业为本,要素为翼,制度机制为基础,核心在于通过产业链条延伸、空间布局、人才、关键要素等方面共同发力,通过在全省范围内聚焦核心产业体系,塑造引领聚合力。”他说。

让武汉对邻近城市,体现溢出效应。石军伟建议,通过产业链延伸,鼓励武汉本地企业的人才资源适当向周边城市流动,实现创新理念、技术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创新做法等要素流动,盘活当地人力资源。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一、加快推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1、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A、高标准建设东湖科学城,集中布局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和大科学装置,积极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和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B、疏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双向链接的快车道

C、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增强高端要素集聚功能,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等体制机制

3、增强市场枢纽功能,加快建设国家商贸物流中心,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4、增强对外开放交流功能,加快建设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积极承办国家外事活动,加快发展国际旅游,积极对外开展“全球营销”

二、加快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

规划同编

交通同网

科技同兴

产业同链

民生同保

三、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

1、引领区域创新发展,加快创新要素在全省优化配置和高效流动,建立跨区域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联合攻关等合作机制

2、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带动全省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创新跨区域合作财税分享机制;促进武汉一般制造业向省内其他市州有序转移,逐步形成研发在武汉、制造配套在全省的产业布局

3、引领高水平开放

4、引领公共服务提质扩面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倩倩  汤炜玮 实习生 颜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