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争当“两山”理论的实践者和排头兵,积极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互促互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州上下对生态环境的呵护,正接受大自然和社会越来越多的回馈,400万恩施土(家)苗儿女,正在绿水青山中迈入全面小康。

巴东县东瀼口镇牛洞坪村花海。(本报恩施图片库 谭德魁 摄)

壮丽河山。(本报恩施图片库 赵恩峰 摄)

释放生态红利,共享生态福祉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以来,我州充分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犹如世外桃源,周末正好带着家人来放松一下,心情特别舒畅。”1月23日,在咸丰县忠堡镇马倌屯村,来自州城的游客李俊带着家人,体验惬意的田园生活。

谈到家乡的变化,马倌屯村村民李孟莹感慨颇多:“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环境变好了,游客越来越多,青山绿水和空气就是最好的‘卖点’。”

小桥、流水、人家,马倌屯村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马倌屯虽然美丽,但以前却是咸丰县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6年,马倌屯村借着杭州市余杭区对口帮扶的东风,开始规划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如今,咸丰—余杭现代农业产业园设施完备,技术成熟,单是花卉园和苗圃基地年产值就达400余万元。

“我们采取了‘农业产业园+合作社’模式,让全村村民变为股民,还为100余户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同时以智慧农业、农旅融合、宜居宜业宜游为发展理念,改造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将马倌屯村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咸丰县忠堡镇政府驻马倌屯村“尖刀班”队员巴登峰说。

“不能守着绿水青山过穷日子,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近年来,我州把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生态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突破口,带动人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各环节,通过规模化流转土地、创办合作社、引导群众到工业园区务工,扩大农民土地流转收入、经营性收入、务工收入等收入来源,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守好绿水青山,做大生态产业的根本落脚点是反哺民本民生。全州854.32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全部纳入生态补偿范畴,2019年全州共为44.8万贫困户发放生态补偿资金2.25亿元;全州旅游扶贫直接带动10万人从业,间接带动相关行业40余万人吃上了“旅游饭”,全州“旅游+”扶贫模式成功入选联合国减贫案例。

秋到腾龙洞。(本报恩施图片库 任茂盛 摄)

伍家台茶园层叠如画。 (本报恩施图片库 陶沙 摄)

发展生态产业,推进绿色发展

“我流转土地种了100多亩大黄,行情好的时候1公斤可卖4至6元,成熟的大黄1亩地可以收入两三万元,目前已经还清了10万元免息贷款,日子越过越好。”利川市团堡镇云雾山村35岁的返乡创业青年刘元礼高兴地说。

刘元礼口中的“大黄”是一种中药材,书名叫“马蹄大黄”。据介绍,利川当地农民种植马蹄大黄已有10余年,是全国闻名的大黄种植基地。

近年来,全州上下全力推进“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四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以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为主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乘着我州绿色产业体系建设的东风,大黄种植走上了“快车道”。位于利川市元堡乡的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有大黄产业示范基地1500亩,带动发展大黄产业村30多个,每年产品仅供给太极集团就达1000余吨,覆盖贫困人口近万人。2018年,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销售收入达3300万元,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我州坚持生态引领,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只是我州众多生态产业企业中的一个。

“十三五”以来,我州硒食品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恩施土豆荣获“2020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称号,恩施富硒绿色食品等3个产业集群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国家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落户恩施。2019年,全州硒食品精深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24.3亿元,占全州GDP的10.72%;2019年全州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综合产值165.42亿元,同比增长22.5%。

5年来,全州产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加工业污染治理得以大力推进。

据统计,先后关停退出煤矿45家,谋划转型发展煤矿项目24个。完成裸露山体生态修复1.32万亩,完成矿山生态修复220家。全州累计完成燃煤锅炉治理331台,“散乱污”企业整治113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439家,完成1座储油库、221座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的9座加油站完成油气回收在线监控设施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工作,纳入省清单的4家企业已关闭1家,剩余3家已关闭原生产线,设备去功能化。

为了加强对排污单位的监管,全州生态环境系统按年度印发全州重点排污单位清单,按季度对重点排污单位开展“双随机”执法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处理,并按季度将检查处理结果予以公开。2018年以来,共检查重点排污单位350余家次。

经自查,2020年,全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8.54%、12.63%、5.85%、3.71%,超额完成省定“十三五”和年度控制目标。

宛如仙境。(本报恩施图片库 黄波 摄)

木耳山的早晨。(本报恩施图片库 覃涛 摄)

厚植生态底色,做实全域旅游

2020年12月,文化和旅游部正式认定并公布了第二批9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我州利川市榜上有名。

我州旅游资源丰富,独有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养生环境、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构筑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根基。

“十三五”以来,我州立足生态优势,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四大产业集群”之首优先发展,成立州全域旅游委员会、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领导小组,将旅游发展纳入对县市党委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制定《恩施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三年行动计划》,大手笔编制《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构建了“一心五带十区”的全域旅游规划格局,明晰8个县市的全域旅游发展定位,提出要把恩施和利川两个市区按照5A级景区标准、其他6个县城区按照4A级景区标准、一系列乡镇按照A级景区标准进行建设,为全州全域旅游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我州围绕“有机、‘硒有’、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把茶园变成观光乐园,把茶叶加工变成体验艺术,把品茶变成旅游文化,把茶旅融合发展变成绿色崛起、决胜小康的支柱产业,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添动能。

1月31日,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内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纷纷前来体验“贡茶”文化。

伍家台村现有通过认证的有机茶园3600亩,平均每户村民6亩,还有含硒茶20余万亩,是伍家台贡茶的发源地。2008年“伍家台贡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国内最高级别的农业规范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美国有机食品等认证。2019年,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6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带动安置点及周边贫困户就业近600人。

跟伍家台一样,鹤峰县木耳山、恩施市枫香坡等地也因茶产业而颇负盛名。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发展,深入挖掘地质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等,成功打造了恩施土家女儿城、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等一批有文化、有特色、有品质的旅游精品,运动游、康养游、乡村游等旅游新业态持续升温,2019年全州旅游综合收入达530.45亿元,同比增长16.5%。

2020年12月,州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厚植生态底色,加快绿色崛起,谱写新时代恩施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总体目标,提出“要将绿色作为恩施州最大的优势和发展底色,要以更强的使命和担当加快绿色崛起”,明确将“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作为全州重大发展战略目标之一,为我州探索“两山”理论转化路径提供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

千帆竞,满目新。下一步,我州将深入探索“两山”理论转化机制,激发新动能,撬动绿色发展乘数效应,努力构建绿色、“硒有”色、民族色“三色融合”的恩施“两山”理论转化体系,让生态价值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发展效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富民强州之路。

全媒体记者 程芳 通讯员 罗玉梅,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