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网络规划图


市域“森林资源”分布图

●总体目标

建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级核心水源地: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国家级水平的生态发展示范区;始终保持对丹江口库区的保护,确保库区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 II类水以上,力争至 2049年达到国家I类水平。

●四大核心目标系统

大气系统指标,期望空气环境质量达到 1类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的最高级别。

水系统指标,期望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所描述的二类及以上质量标准。

生态保育指标,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 60%)、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不少于 20%)、森林覆盖率(不少于 80%)和本地物种受保护程度(不少于 98%)。

碳排放指标,控制限值为单位 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不超过 0.5吨标煤/万元和 200kg/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小于25%。

●三大保障策略

策略一:坚持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山体;结合自然,有序利用滨水岸线;融入自然,建设海绵城市。

策略二:注重提升生态资源品质。完善森林覆盖,从“片绿”到“全绿”;优化树种,发展碳汇经济;保护国家水源,发展高端水质。

策略三:稳定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优化生态资源,稳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空间格局;确定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空间;构建郊野公园体系,落实“三层生态廊道”建设方式。

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近年来十堰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文明兴市,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十堰2049远景发展战略规划》提出,生态立市是十堰的首要战略。

在生态立市战略指导下的十堰发展目标是,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级核心水源地。具体实施层面,将坚持三大策略:首先,坚持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其次,提升生态资源品质,深度挖掘生态本底价值;第三,构筑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稳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原始生态肌理。让我们以大众化的视角来共同认识《规划》是如何阐释生态立市战略的。

十堰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优势在哪里?

优良的生态资源本底

十堰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承担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源两种生态功能,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又是中国西部高原与东部低山丘陵的过渡区域,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在自然地理和动植物区划上均具有明显的过渡带特点,在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层次上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也较为突出,是该区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节点地区。

森林覆盖率高,生态资源极其丰富。十堰市森林覆盖率由 1975年的 30.60%提升到目前的 64.72%, 40余年来在消灭荒山、保护森林等方面进行了巨大努力,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市域内共有 14座森林公园,其中国家级有 7座,省级有 7座;10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有 3个,省级有 6个,市级有 1个;共有 8个湿地公园,其中国家级有 6个,市级 2个。对山地生态保育区进行保护控制,通过国家级湿地公园和河流生态廊道的建设,对湿地生态保护区进行了保护控制。

生物多样性条件优越。十堰是湖北省生物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动植物 3000多种。全市野生木植物 113科,337属,1470种,其中乔木 702种,灌木 644种,藤本植物 124种。植物资源中,珍稀名贵品种,现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 8种。

水量水质双高的国家级水源地

河流水系发达,水利水电资源丰富。十堰境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共有大小河流 2489条。全市按流域水系均属于长江第一大支流汉江水系,流域面积在 100平方公里以内的河流 2410条;100~5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 62条;500~1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 9条;1000~5000平方公里之间的河流 6条;流域面积在 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是汉江和堵河 2条。十堰市山大坡陡,河流纵横,落差较大,水流湍急,是湖北省水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全市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达 500多万千瓦,占湖北省蕴藏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可供近期开发利用的有 350万千瓦,占湖北省可开发水能资源的10%以上。十堰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总量达 386.66亿立方米。

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较优。丹江口库区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全部符合水环境功能区划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为 100%。

生态文明传承的示范地区

武当山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道教圣山中道教文化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助天生物”等思想,是明代保护武当山生态环境的理论基础。同时,武当山生态保护工程也与武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关,其体现了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文化传统。从古到今,武当山一直传承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思想,近年来十堰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城市发展的首要位置,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十堰地区是名副其实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生态立市战略指导下的十堰2049发展目标是什么?

总体目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核心水源地

顺应国家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趋势,立足十堰市仙山秀水的自然地理特色、资源现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承,《规划》提出,十堰2049生态战略总体目标为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级核心水源地。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十堰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成为国家级水平的生态发展示范区。

国家级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每年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4省市沿线地区的 20多座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水源地。而 75%以上国土面积位于丹江口库区流域范围以内的十堰市,承担着保护水源地、涵养水源地等重要的作用,需要在长期的发展阶段中始终保持对丹江口库区的保护,确保库区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 II类水以上,力争至 2049年达到国家I类水平。

总体目标的评估指标体系:4个核心目标系统

为达到上述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基于国家生态示范区相关要求,拟发展一套指标体系,用以评估生态环境质量。由此形成 4个核心目标系统,分别为:大气系统、水系统、生态保育和碳排放。

大气指标系统包含 4项核心指标,分别为空气环境质量、PM2.5、氨氮 NH3-N以及氮氧化物。总体来看,远期期望空气环境质量达到 1类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的最高级别。

水指标系统包含整体水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中水回用比例和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4项指标。整体而言,期望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所描述的二类及以上质量标准。

生态保育指标系统包含 4项核心指标: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 60%)、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不少于 20%)、森林覆盖率(不少于 80%)和本地物种受保护程度(不少于 98%)。

碳排放指标是倍受当今全世界瞩目的环境指标。在十堰市生态发展战略目标里,共采用单位 GDP能耗、可再生能源使用率和碳排放强度三项指标对能源利用和碳排放加以控制。控制限值为单位 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不超过 0.5吨标煤/万元和 200kg/万元;可再生能源使用率不小于25%。

如何实现生态立市战略的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十堰2049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与国家级核心水源地,需要三个策略作保障。

策略一:坚持道法自然的生态理念

尊重自然,合理利用山体

《规划》提出,十堰天然的山地资源是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先天优势。城市长远规划要保持十堰山地城市的特点,发展与该地理条件相适宜的产业;另一方面则要避免“削山造城”,而依山就势地建设。在山体利用模式方面,依山就势、显山露水,注重沿山体线的自然景观保护,尽量保持山体完整,突出山林风景型城市风貌,科学合理进行山体开发利用。在山地保护法规方面,不继续在老城区开山建设,在新城发展中,因地制宜、以生态环境评价优先,对需要保护的山区划出保护红线,禁止开山建设。

结合自然,有序利用滨水岸线

《规划》提出,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了保持现有水平并且继续提高库区生态环境质量,在未来的环湖滨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当首先分析是否适宜开发和如何开发两个问题。作为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丹江口库区承担着对本地区及京津冀豫地区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工业开发和城镇布局必须避开或远离水源涵养区。在环湖滨水岸线的开发上,优化利用层次,达到营造景观层次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的。

融入自然,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良好应对雨水带来的城市内涝等自然灾害。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雨水资源再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希望未来十堰建成示范性海绵城市,让城区水系与自然水系重新相融,优化城市水循环结构,同时提升城市水域的生态和景观价值。

《规划》同时提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具有简化管线检修工程,减轻交通道路拥堵,美化城市外观等多种意义。十堰应大胆创新,逐步建设功能完善、体系完整的规模化和网络化的地下综合管廊体系,彻底解决“马路拉链”问题,发挥地下管廊的综合效益,为山地城市、老工业城市和生态功能敏感区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运营和管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策略二:注重提升生态资源品质

完善森林覆盖,从“片绿”到“全绿”

森林资源为地区带来景观优势的同时,能提高生态品质,改善区域空气质量,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目前十堰市的森林覆盖率为 64.7%,地区“绿色面积”约占一半,已基本达到森林法要求。远景规划期望地区继续扩大植被覆盖面积,达到 80%森林覆盖率,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在林地的管理层面,则强化绿色安全,保障林地的可持续性。

优化林业树种,发展碳汇经济

碳汇是指生物或土壤从大气中吸收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碳汇经济则是指碳源碳汇相互关系及其变化所形成的对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十堰市具有发展碳汇经济的物质基础,拥有 14座森林公园、10个自然保护区、8个湿地公园,活立木蓄积量 6645万立方米、林地总面积 130万公顷,全市森林总碳汇储量 2.4亿吨,年生态服务总价值 6.68亿元。随着十堰每年大力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如“绿满十堰”等,可以判断,保持当前的生态发展观与保护理念,十堰市碳汇经济在未来的碳汇交易时代必将取得迅速发展。

保护国家水源,发展高端水质

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之一,十堰市肩负保护国家水源,发展高端水质的重任。为发展高端水质,远期期望提升地区 I类水水体比例,丹江口库区及周边城镇水域达到 II类水质,库区上游水域达到 1类水质。与此同时,基于良好的水源水质,在十堰发展与生态环保相适应水产业将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鉴于丹江口库区为全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地之一,库区上游涉及 6个省市,且其跨流域供水的特性也决定了跨省域保护水质的必要性。为此,建议由上级行政主体统筹管控流域,建立完善相关机制,共同保护国家水源。

策略三:稳定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

优化生态资源,稳定“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空间格局

十堰核心生态资源丰富:拥有八卦山保护区等11个自然保护区,牛头山森林公园等14个森林公园,黄龙滩国家湿地公园等8个湿地公园,《规划》提出进一步优化生态资源,在区域空间上形成“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理想格局。在未来发展中,努力维持资源的现状空间布局,平衡建设空间与自然空间合理比例,打造融于山水的未来生态城市。

确定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空间

划定10类,占比约43%的用地为生态红线保护地区,实行严格保护。10类生态红线类型分别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洪水调蓄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公益林及其他区域。

构建郊野公园体系,落实“三层生态廊道”建设方式

利用现有主要生态资源,构建郊野公园体系。一方面形成优美的城市景观,另一方面形成包围城市的“绿肺”,净化城市空气,营造良好的人居氛围。郊野公园系统,主要是具有较大面积的生态绿色景观区域,包括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公益林地、遗址史迹地等25座郊野公园。

“三层生态廊道”即:外围建设生物迁徙通道,保护多样性;郊野建设大型水系廊道,提升景观性;城区建设网状人工绿道,提高可达性。生物迁徙廊道、人工绿道与水系廊道交会贯通,形成蓝绿相间的生态格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为居民提供游憩观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