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果子狸

嫁接核桃高接换优

工业园绿化

人工造林

造林成效

柳树掩映,栈道蜿蜒,水波潋滟,人影倒映。春日清晨,行走在堵河岸边,仿佛置身画中。沿河两岸已成为生态宜居之地。

近几年,竹山县按照“山水绿城·生态玉都”的发展定位,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思路,致力于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最佳宜居县城。在去年召开的竹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县委、县政府果断提出实施“一核两带三为主”发展战略,以坚强的决心、坚实的步伐,在推进绿色崛起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保护青山绿水蓄足发展底气

“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最大的福祉,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是每个竹山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根植在每个竹山人心中……”竹山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几年来,竹山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96万亩,荒山造林7.65万亩,封山育林5.1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1.55万亩;保护天然林219.27万亩,建设天保公益林10.6万亩;建设长防林8.7万亩,改造低产林4.3万亩,抚育国有林场中幼林8万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13万亩;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辖内3800公里道路绿化率90%以上。截至2016年8月,全县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绿满荆楚”任务,完成造林绿化面积6.6万亩,占省下达计划的104.9%,绿色全覆盖目标初步实现。

全县呈现出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量“三个增长”的良好局面。截至2016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由 2010年的 51.23%增加到61.74%;活立木蓄积量由2010年的954.57万立方米增加到1229.041万立方米;森林面积由 2011年的255.37万亩增加到329.61万亩。

今年,全县正围绕实现绿色全覆盖目标,加速国土绿化,严管林业资源,提升森林质量,筑牢生态屏障,厚植绿色优势。人工造林20338亩,退耕还林15000亩,“绿满竹山”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竹山呼之欲出。

培育生态产业加速绿色崛起

2015年9月,全省贯彻贵州会议精神精准扶贫现场会在竹山县召开。以此为契机,竹山县充分发挥生态品牌作用,致力“生态扶贫,率先绿色崛起”,发起“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总攻,加速绿色资源优势向绿色经济优势转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该县林业系统牢固树立“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经济化”的理念,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肚倍、核桃、竹子、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林特产业,全县林特产业基地面积达100万亩。其中,茶叶面积达到22.8万亩,核桃基地达到12.56万亩,肚倍基地达到10万多亩,野生竹子和笋竹两用林达到43万多亩,以南方红豆杉、香樟、桂花、日本花柏等生态绿化苗木基地5000多亩。“竹山肚倍”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珍源”牌肚倍系列加工产品、“圣水”牌绿茶被授予湖北省著名商标。

林下种植养殖业、森林旅游业效益凸显。2016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9.1亿元,林特产业正逐步成为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林兴民富目标正逐步实现。

加强生态建设再造秀美山川

如何最大限度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近几年来,竹山县坚守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红线,编制《竹山2010—2020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确保林木采伐严格控制在采伐限额内,林地审核率达到100%;加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对全县古树名木进行全面普查,为2000多棵古树名木建立档案、实行挂牌保护;全县森林火灾受害率一直控制在0.3‰以下;切实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病虫害成灾率多年控制在3‰以下。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多年来,全县没有发生破坏森林资源的重大案件。

在生态创建方面,县域内九女峰森林公园、圣水湖湿地公园、堵河源自然保护区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园区;深河大百川、白玉垭林场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公园,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创建成为湖北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各园区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近20%,园区内有大量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特有物种,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综合百科全书”和“天然绿色水库”,成为竹山县最响亮的“国家级生态名片”。

健全生态体系创建美好家园

“到2020年,全县森林面积达到35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1670万立方米以上,林业总产值达到20亿元,全县80%以上面积湿地得到有效保护,70%以上石漠化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宜林地绿化率达到95%以上。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退化防护林改造、长防林建设等十三个重点林业生态项目,完成总投资364990万元……”这是竹山县林业发展的新愿景。

为健全生态系统,创建美好家园,竹山林业还将再接再厉、勤干实干。

围绕“县城集镇园林化、基本粮田林网化、道路两旁林荫化、乡村农庄花园化”的思路,实施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突出抓好路边、镇边、水边“三边”绿化,加快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全县计划每年新造林3万亩以上,补植补造抚育管理5万亩,形成“道路两侧绿色长廊、河渠库旁滨水风光、乡村四季花果飘香”的美丽景象。

坚持走“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经济化”之路,加快发展核桃、肚倍、竹子、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到2020年,全县茶叶基地将达到30万亩、全县高产高效肚倍基地面积将达到10万亩以上;稳定发展传统品种竹子,加大对现有43万多亩竹林改造管理力度,新建3万亩高产高效笋竹两用林基地,做大以竹笋为主导品种的山野菜产业,打响“竹山笋”品牌。

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着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着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着力发展森林旅游业,使林业产业成为带动林农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建设“秦巴强县”的骨干产业、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

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竹山县将继续打生态品牌、促绿色崛起、建秦巴强县。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一核两带三为主”战略指引下,竹山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十堰日报特约记者 程平 通讯员 袁慎学 记者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