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林区党委副书记、区长 刘启俊

神农架林区将坚持“四个面向”总体要求,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围绕科技振兴、乡村振兴,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四篇文章”,为湖北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贡献神农架力量。

一是让科技推动保护升级。我们将持续深化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成果转化,加快推进GEF大神农架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下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国家物种基因库建设和新时代种业战略,构建神农架生物及特有植物种质资源“三级保护体系”,深化“八个科研平台”建设。持续加强生态管护信息化、网格化建设科技运用,建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外来物种监管“三张网”。加快智慧国家公园建设,优化金丝猴、湿地生态系统等十大科研基地,推进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等六个学科研究团队建设,加快珍稀动植物保护与扩繁研究基地、科普中心建设,建立科教科普两大解说系统,持续完善生物资源清单,持续提升科普能力。

二是让科技助力产业增效。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应用导向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努力抢占农林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神农架最大的优势资源在林下,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工作推进机制,找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科技创新工作落实落地。依托湖北省林特产业技术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神农架科创中心)和徐家庄研发实验室,加快破解“六种四养”特色产品技术瓶颈,推动产品培育、形成产能、树立品牌。探索建立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发挥林蜂、林药、林菌等农林资源比较优势,扎实做好“山上山下、树上树下”的文章。同时,加快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建设,推动世界中医药论坛成果转化落地。

三是让科技服务民生改善。抓实科技振兴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实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构建“一城、一区、十个特色小镇、二十个特色村落”城乡空间布局,推进木鱼茶叶种植、长坊冷水鱼等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十个美丽样板乡村建设。持续完善“一中心三基地”布局,提升BSL-2实验室、PCR实验室、现场快速检测分析实验室等基础建设。持续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薄弱学科建设成效,办好创新实验学校,加快校企联合办学,推动教育特色化发展。开展生态科普教育和生态文化研学,引导全民参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完成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0%以上目标。

四是让科技集聚发展要素。坚持唯“用”是举,精准谋划,进一步创新合作平台、合作机制,持续强化科研机构和人才两个关键支撑。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重点在生态保护、药用植物、产品开发、农技推广等领域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把神农架的科研平台打造成与专家合作共赢的示范点、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器。争创国家金丝猴保育生物学实验室,推进院士工作站、产业技术研究院、珍稀菌研发实验室等科技平台建设,支持农林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鼓励人才双创、孵化器、电商平台、星创天地等空间建设。召开全区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系统研究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环境建设,推动优质科技项目与金融资源联通互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创新者有其权、创造者有其甜。同时,强化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驱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全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集成改革提质增效,推进业务流程再造和系统重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汉泽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