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湖北省召开“湖北营商环境2020年评价成果”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十堰市、荆门市、恩施州、武汉市武昌区相关负责人,分享了各地以思想破冰力促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的经验做法。

十堰“一号工程”为市场主体赋能增效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系统推进并联审批、数据共享、流程再造,今年1月至5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3741户,同比增长31.58%。”十堰市政府副市长余世明介绍。

十堰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建立完善“指标长”负责制,明确指标提升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实行项目化、模块化、清单化、台账式管理。

围绕国家、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18项一级指标,十堰全力推动指标“提优补短”。

聚焦“优服务”,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掌上办”。除首次登记、在建工程抵押外,其他所有业务办结时限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实现7项“2日办”。

聚焦“宽准入”,创新推出“大证管小证,一证管多坊”小作坊监管模式。成立的房县土城镇白茅佳酿专业服务合作社,带动2200户贫困户8940人脱贫。

聚焦“重保护”,推动健全破产审判府院联动机制。该市财政设立100万元破产费用专项基金,开通“绿色通道”,为“无产可破”案件提供费用支持,促进有价值的危困企业再生,债权回收率平均达30%左右。

荆门率先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

企业不申报、资金及时到。在荆门,“认定类”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被作为优化营商政策环境的重要抓手,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免申即享”,减少了企业申报、窗口分办等环节,压缩了办理时限,实现快审快兑、资金直达。项目主管部门收到上级“认定类”文件后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同时向本级财政部门提出兑现申请,财政部门收到申请后一周内将资金兑现给企业。

荆门市委常委、副市长门金勇介绍,截至今年3月,该市已发布两批共43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涉及发改、经信、农业、科技、人社等10个政策主管部门,涵盖工业、农业、金融、文化旅游业等多行业多领域,“免申即享”单个项目最高奖励200万元。

2020年实行“免申即享”以来,荆门市直接兑现“认定类”惠企政策资金8213万余元,惠及企业539家。其中,今年1月至4月直接兑现2745万元,惠及企业175家。此次评价,荆门市纳税、保护少数投资者两个指标得分全省第一,招投标管理、区域品质、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用水用气等13个指标得分排全省前20名。

恩施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

评价成果显示,作为全省唯一的全域贫困地区,恩施州在全省17个市州中排第4位,并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该州GDP增幅、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率跃居全省首位。

“恩施州地处武陵山区,发展底子薄、经济块头小、历史欠账大,改革与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州政府党组成员袁博介绍,去年以来,恩施州各级主要领导带头深入一线督项目、访企业,1722名党员领导干部、6423个党支部集中研讨制定6825条整改措施。

目前,恩施州有5个创新举措在全省复制推广。如“超时默认、自动用印”,即超过审批时限系统默认通过审批,相关责任由审批部门承担,实施以来未出现一例超时办件。

同时,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恩施州推动业务办理革命性再造和系统重构,跑出行政审批“加速度”。下放87个州级事项由县级办理,151个县级事项由乡镇办理;选取138个事项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变“一堆材料”为“一纸承诺”。已实现522个事项“全程网办”、147个事项“掌上办”、70件事情“一事联办”;试点推进新生儿落户省级“一事联办”,最短20分钟可办结。

武昌区推出19项“极简审批”项目

政务服务“秒批”“秒办”在武昌区实现破冰突围。武昌区委常委、副区长陈鹏介绍,该区创新推出“极简审批”,以市场主体需求为改革导向,全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现流程再优化、环节再精简、材料再压缩、成本再降低。

“极简审批”聚焦三个“能简则简”:一是删减不具有实际效用的条条框框,大胆推行“告知承诺制”;二是通过科技手段数据共享,不再收取相应材料;三是用“严监管”促“宽审批”,减掉能通过后期监管核验的材料。

3月17日启动以来,武昌区已推出两批19项极简审批项目,涉及工商、餐饮、卫生、建设、文娱等多个领域,累计办结1502件,减审批时限2079天,减环节453个,减审批材料4288件,减跑动次数462次,企业和群众反响良好。据介绍,该区第三批极简项目将拓展到医疗、人力资源、户外广告和培训学校等领域。

此次评价中,武昌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幅、服务业增加值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5项指标排名武汉市中心城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