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湖北省阳新县白沙镇,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向记者独家揭秘最新考古成果:阳新白沙镇、富池镇、城北开发区、军垦农场、陶港镇等发现14处铅冶炼遗址,其中13处属于商周时期。

这一发现和初步研究,填补中国商周冶铅遗址研究空白。

商周时期铸造了数量巨大的青铜器,其中鼎、豆、簋等青铜礼器多含有铅。但是铸造这些青铜器所需的铅来自哪里,一直是考古界的未解之谜。李延祥教授介绍,黄石地处鄂东南,是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矿带的重要矿集区,阳新银山即为当地重要的铅锌矿区,矿区浅部出产有伴生锰矿的铅锌银氧化矿石。多部文献显示,该地宋至清时期即设有银冶机构,产银规模大,其技术是先冶炼铅,然后用古老的灰吹法从铅中提取银。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资料显示,银山周边有相当数量的商周遗址。

“手感比普通石头重,有冶炼后的流动波纹、蜂窝状气泡痕迹,这是冶铅后的炼渣。”当天,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成员之一逄硕,手持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对着银山遗址上的一块炼渣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炼渣中的锰含量达到了23.6%。李延祥教授介绍,“锰含量在20%至30%之间,是冶铅炼渣的特点。”

银山一带地面多处分布有古代冶炼遗址,虽有相当一部分遭到破坏,但仍有成片的炼渣,规模较大,保存也较完整。李延祥教授考古团队近两年在银山及其周边共计14处遗址上,采集到冶铅炼渣,其中,银山遗址炼渣遗存丰厚,属晚期冶炼遗存;其余13处遗址的前期文物普查中,均采集到商周陶片、鬲足等遗物。李延祥认为,目前发现虽具相当规模,但可能只是冰山一角,阳新商周冶铅遗址群,将成为全国考古界迄今发现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冶铅遗址。

据介绍,此次考古调查,是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之“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夏商周时期)”重大项目,也是黄石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合作项目“黄石古代工业遗产调查”成果,田野调查期间,得到了黄石、阳新文博单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