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石,每周往返200多公里,这样的“候鸟”生活,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工学博士胡木林乐此不疲。

8月中旬,他再次被任命黄石市西塞山区副区长,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的科技副职之一,正式开启第二个挂职任期。

“上批科技专才继续留任科技副职的,全省仅有2人,胡木林主动请缨扎根基层,值得肯定。”省委组织部人才处有关负责人说。

黄石首个省级研究院落地

2018年底,胡木林团队受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型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委派,赴黄石西塞山区考察特钢产业。

拥有“十里钢城”的西塞山区,是国家火炬特钢特色产业基地,已形成“特殊钢—模具钢—模具”产业集群。

专业高度契合,双方合作意愿强烈。胡木林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的科技专才,2019年起赴西塞山区挂任副区长,重点负责项目落地。

以什么样的载体、平台推进合作?彼时,黄石市正在推进主导产业研究院全覆盖工程。为擦亮“特钢名城”名片,西塞山区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区级平台公司斥资1.2亿元,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科创模具研究院。

一流的检验检测设备、顶级的材料学专家教授,2020年11月,黄石科创模具研究院揭牌时,省科技厅即授予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牌匾,成为黄石首家。

科创模具研究院位于西塞山区智能模具产业园内。8月18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研究院一楼实验室见到胡木林时,他正在指导团队人员对圆鼎公司送来的样品进行成分、组织和力学分析。

实验室背后的标准化中试车间里,一批导辊产品正在进行热处理试验。“园区一家企业牵线,把黄冈一家模具钢企业的技术难题送到我们这里解决。”胡木林说。

无缝对接企业需求

潜心学术20多年,胡木林坦言,来到西塞山区,是他最有成就感的时期,“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把论文写在工厂车间里”。

研究院检验检测业务饱满。黄石品信进出口贸易公司业务量大,每隔两三天就会送样品过来;中睿科技公司刚快递过来两个样品,马上安排检测;晟起模具科技公司产品检测之前在广东做,现在转到这里做。

2020年,受国家产能和环保政策制约,黄石模具钢企业传统的中频炉冶炼模式受到挑战,急需转型升级。

依托研究院,宏旺轧辊瞄向金属陶瓷轧辊技术,进军高端模具钢市场,“已与研究院签下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未来,我们的新产品附加值会更高。”公司法人代表李虹说。

“最艰难的时候,是研究院帮我们找准方向。”圆鼎公司董事长周家汉说,在研究院支持下,公司购回新设备,生产模具钢下游产品,逐渐打开新市场。

目前,研究院已与利民特钢、元祥模具、三冶重工、中睿科技、航天科工、陕鼓动力等多家企业签约,开展研发合作。同时,携手黄石模具材料协会、西塞山模具协会,制定模具材料检测标准。

探索产学研结合“四不像”路径

挂职副区长,除了参加特钢产业的招商活动之外,胡木林的主要精力都在研究院。

既不是政府机构,也不是事业单位;既不是高校院所,也是不是成果转化中心,作为典型的“四不像”机构,政府一次性投入之后,研究院如何实现自身发展?

“在服务企业的同时,研究院自身也要创造效益,实现自我造血、良性循环。”胡木林说,“申请留任黄石,就是想探索一条研究院的自身发展路径。”

过去,胡木林及华科材料学院专家手握多项技术王牌,却苦于找不到市场转化。通过研究院与企业的深度对接,他们逐渐找准了项目孵化方向。

市面上各种精冲模具、剪切刀具等,因负荷大、磨损严重,寿命普遍低于预期,研究院的PVD涂层技术,能有效提高表面强度。

激光熔覆和表面淬火技术,则用于高端装备的修复再利用。目前,大冶特钢、华中铜业以及多家铝型材企业正在试用该技术。

“这两个在孵项目,应用前景广阔,是研究院未来发展的增长点。”胡木林说,下一步,研究院还将推动科研人员持股、项目经理负责制,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实现“纸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