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提出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总体定位,坚决扛起省委赋予的“一主引领”重大责任,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奋力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汉奠定坚实基础。

力争今后五年,武汉区域辐射力、全国竞争力、全球影响力持续增强,科教人才优势加快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新时代英雄城市能级、品质、形象充分彰显。

过去五年,极不平凡、极其难忘。武汉砥砺奋进,交出精彩答卷——

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武汉保卫战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城市前十、年均增长6%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美元;2020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32.1亿元、占GDP比重25.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459家、是2016年的3.9倍;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0万户,30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获批建设港口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新增4条长江桥隧,四环线建成通车,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435公里;完成城市更新8496万平方米。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道德模范人数位居同类城市之首;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琴台音乐节、“知音号”等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新增城镇就业115.6万人,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173万人;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15所,新增三级医院18家;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8.36万户。

美丽武汉魅力日益彰显。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提升至Ⅱ类,重污染天气和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在汉启动;新增造林绿化15万亩,新建各类公园416个、绿道1007公里。

勇担新使命,奋进新征程,武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描画全新发展蓝图:

——打造实力雄厚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经济总量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稳中有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965”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经济中心加快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建设全面提速,初步建成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引领带动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重要增长极。

——打造创新涌动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研发投入强度、创新策源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全域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打造文化繁荣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伟大建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广泛弘扬。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市民科学素养持续提升,城市更加开放包容,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

——打造民生幸福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全覆盖可持续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民生品质显著提升,共同富裕扎实推进。

——打造生态宜居的新时代英雄城市。生态品质明显提升,滨江滨湖特色更加彰显,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转型,碳达峰迈出坚实步伐,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方式,武汉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打造治理高效的新时代英雄城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统筹推进的治理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法治武汉、平安武汉、清廉武汉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取得实质性进展。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武汉市主要负责人表示,武汉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将紧扣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武汉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看创新——

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日前发布的《武汉市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截至“十三五”末,武汉市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累计达138个,城市科研指数位列全国第4位、全球第13位。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武汉不断奔涌的创新动能。从东湖科学城启动建设,到3个大科学装置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从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3.5%,到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032.1亿元、占GDP比重25.8%,武汉把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持续推进全市域、全链条、全社会创新。

站在新起点,武汉把创新摆在事关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在提升创新策源功能方面,武汉将加快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努力将东湖科学城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科学城。“一室一策”高标准建设光谷实验室等湖北实验室,加快推进精密重力测量、作物表型组学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在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等现有平台建设。加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中的主导权,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推动“政产学研金服用”高效协同,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以市场化理念和方式建设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深入推进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环大学创新带、创新街区、孵化器等“双创”载体。

此外,武汉还将完善市场化育才引才用才机制,加快建设国家级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推动“名校育才”“名企用才”有效衔接,探索多元化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吸引集聚更多创新人才。

看文化——

“12分钟文体圈”丰富市民生活

11月28日,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落幕。为期3天的博览会聚焦文化旅游产业新业态,吸引1062家文旅企业参展,成为武汉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的缩影。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汉派文艺持续繁荣,武汉戏曲大码头、武汉国际杂技艺术节、琴台音乐节、“知音号”等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级融媒体中心实现全覆盖,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品质升级。武汉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道德模范人数位居同类城市之首,并先后获评首批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奋进新征程,武汉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一方面,推动城市文明程度新提升,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志愿服务建设、诚信社会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规划建设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打造“12分钟文体圈”。实施汉派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培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争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先行区、东亚文化之都。加强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革命文物保护展示,打造一批红色文艺精品、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武汉还将实施“文化+”战略,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壮大一批特色产业链。提升黄鹤楼景区、东湖风景区、长江夜游、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品质,努力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发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引领带动作用,持续释放文化消费潜力。

看产业——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高地

12月3日,武汉华星光电签署协议,在光谷投资扩建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t5项目,预计总投资150亿元。

过去5年,武汉华星光电不断加快投资步伐。总投资160亿元的t3项目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投资350亿元的t4项目也已实现量产。

以武汉华星光电为代表,武汉加快形成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及服务、生命健康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位居全国城市第9。

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和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柱。面向未来,武汉将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现代产业高地。

一方面,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965”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产业地图,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四大国家级产业新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其中,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加快建设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入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等四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氢能等新兴产业,超前布局电磁能、量子科技、深地深海深空等前沿领域。在现代服务业领域,培育壮大商贸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世界“设计之都”。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数字武汉,努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夯实数字新基建,建设数字资产评估交易中心,探索城市全场景智慧应用,推进数据价值化。加快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全产业链应用,做大做强符合城市特征、具有独特优势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整体智能、高效运行”的现代数字政府。推行“一码通行”,让市民畅享智慧新生活。

此外,武汉还将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新一轮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

看民生——

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幸福城市

无需出蔡甸,就能享受到中心城区的优质医疗服务。“12分钟医疗急救圈”的逐渐成型,让蔡甸人的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从医疗到教育,从交通到民生保障,这样的“幸福圈”正在武汉不断出现。

过去5年,武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新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15所,新增学位18.96万个,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学位占比达到85%。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丰富,新增三级医院18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实施。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加快完善,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26.48万套,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28.36万户。新增城镇就业115.6万人,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173万人。

武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后5年,还将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加快打造共同富裕的幸福城市。

一方面,着力提升居民收入,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实施居民收入可持续稳定增长行动计划,让更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同时,着力推进优质公共服务均等可及,优化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布局,着力解决新发展地区入学矛盾。深化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此外,武汉还将织牢织密社会保障网,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健全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看引领——

加快打造区域协调发展“主引擎”

发挥在全省“一主引领”龙头作用,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带动区域发展、参与全球合作。这是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赋予武汉的全新使命。

落实省委要求,武汉明确,做强市域、引领省域、带动区域,提升城市引领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打造区域协调发展“主引擎”。

做强市域,武汉统筹推进主城、副城、乡村协调发展。主城以“两江四岸”为核心,提升高端要素、优质产业、先进功能的集聚承载能力,打造现代服务业中轴带和城市主中心。“四副”则聚焦产业集聚、品质提升,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新城。

其中,光谷副城要担起自主创新国家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光谷;车谷副城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加快建设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临空经济区副城要统筹推进临空经济示范区和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水平建设,加快港产城一体化发展;长江新区副城要坚持最高标准、最新理念,加快推进规划建设,打造承载全球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未来之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先行示范的大美之城、现代城市建设治理的典范之城。

引领省域,则强化“九城就是一城”理念,更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武鄂同城化为先导,坚持交通互联先行,整体推进规划同编、交通同网、科技同兴、产业同链、民生同保,全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

同时,加快建设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城市圈的“七环三十射”高快速路网,推动城市轨道交通、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城市圈”。优化产业分工协同,形成研发在武汉、转化在城市圈,主链在武汉、配套在城市圈,融资在武汉、投资在城市圈的创新发展格局,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

此外,武汉还将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强化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联动,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升武汉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能级,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双城经济圈协同联动,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深化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

看管理——

让城市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

12月26日,武汉迎来地铁时间。5号线、6号线二期、16号线(汉南线)3条线路同时开通。至此,武汉实现轨道交通全市全域覆盖,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以地铁为代表,过去5年,武汉城市功能品质大幅提升,魅力日益彰显。其中,中欧班列(武汉)辐射欧亚34国,天河机场三期和阳逻港水铁联运一期、二期建成运营,沪渝蓉高铁武汉段全面启动,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开工建设,获批建设港口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全市完成城市更新8496万平方米。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和长江新区、长江主轴、东湖城市生态绿心建设加快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提质提速,海绵城市国家试点任务顺利完成。江堤防洪能力全面达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蝉联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站在新起点,武汉提出,将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下足“绣花功夫”,让城市更安全、更健康、更宜居。

一方面,强化规划引领。武汉将建立全市一体的规划管理体制,树立世界眼光、精品意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完善,加快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市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实现三镇协同。

同时,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精致街区、品质商区、活力学区、特色景区。畅通主城与副城、副城与副城骨干路网,织密提升区域循环路网,完善副城配套基础设施。推动“主城加密、新城成网”,打造“轨道上的武汉”。

此外,武汉还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网络化、智能化、常态化管理体系,提高精细化管理标准,让武汉更干净、更整洁、更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