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百年奋斗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精神力量在百年党史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给人以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纵观百年党史,通过精神作用克服物质条件不足而取得胜利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红军长征中,英勇的红军将士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时指出:“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靠的是理想信念。为什么中国革命能成功?奥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难的时候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不断取得奇迹般的胜利。”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举世瞩目的抗美援朝战争也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气多钢少”力克美帝国主义的“钢多气少”而取得胜利,诞生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怀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铮铮誓言,扎根条件艰苦的戈壁荒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百年来,这些催人奋进的信仰故事和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不断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一程又一程的新长征路上砥砺前行。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奋斗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远征。要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必须同时具备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两大条件。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有机统一的共同富裕,即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富裕。

当前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富裕,就要构筑精神家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精神风貌镌刻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渊源,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物质更加富足,精神需要与之匹配。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各种风险、矛盾、挑战可能会更大,更需要以伟大精神凝聚强劲的发展正能量,助推经济社会向更高目标迈进。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伟大建党精神”。今年国庆节前夕,党中央发布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精神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实现代际传承并发扬光大,因此,要深入发掘46种精神的时代价值,为构筑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提供养分。当前,全党正在进行的强有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正能量的舆论氛围熏陶等,正是补足精神之钙、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践和重要抓手。

当前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富裕,就要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以物质财富进步和伟大事业保障孕育催生伟大精神。物质和精神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国家各方面建设就上去了。当今世界格局,说到底就是国家实力的比拼,公平正义是建立在相应的物质基础上的。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但物质财富的积累是为了满足精神需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之上的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极大提高。目前,我国经济尚处在中上等收入国家行列,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需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还需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前提下,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需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框架下,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现阶段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就是努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物质财富充分涌流,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社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的事业,在此基础上,又为精神世界的富足提供物质前提和根本保障,实现“物质变精神”。

当前要实现物质和精神双富裕,就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源于信仰,信仰源于理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支撑信仰、信仰催生的伟大精神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并且超越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一个民族要勇立潮头,就必须有先进理论指引。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革命、建设、改革提供科学指引,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激活了中华文明,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能带领全体人民披荆斩棘,不断取得新胜利。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百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营养剂,是串连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纽带。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真学习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走好新长征路。

(作者为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