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武汉楼宇经济刷出新“高度”。长江之北,位于江汉区金融街的瑞通广场,2021年实现税收18亿元;一江之隔的武昌,国开行大厦同样在2021年贡献超过18亿元的总税收。

两幢税收“18亿楼”隔江相望,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见证英雄城市武汉强大的经济韧性。

“18亿楼”什么样?均是金融楼。瑞通广场地处武汉金融业聚集度最高地——建设大道沿线、西北湖周边“金十字”区域,有A、B两座28层高的塔楼,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交银信托、太平洋人寿保险等多家金融保险机构总部入驻。国开行大厦位于沙湖之畔,地处武昌中南路中北路金融主轴,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落户于此。

楼宇之高,不在层高,更在创造的社会价值之高。纳税亿元楼宇以最少的土地面积,贡献最大经济产出,被称为“立起来的工业园”,是生产力高度发达、经济高度集约化的象征。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纳税过亿元楼宇已超过90栋,分布在建设大道、中山大道、沿江大道、临江大道、中南路、中北路、徐东大街沿线。江汉区、武昌区、江岸区等主城区亿元楼宇最多,占全市7成以上。江汉区和武昌区的亿元楼宇均为28栋;江岸区拥有19栋亿元楼宇,其中2栋纳税过10亿元。此外,硚口区、洪山区、汉阳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也有一批“亿元楼”,成为武汉楼宇经济新势力。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把产业链上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资本、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生产力要素,在特定的空间集聚,形成业务互补共生的产业链。”武汉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税收楼宇在集聚高品质经济体的同时,也承载了高端人才,是名副其实的高质量经济。

近年来,武汉各中心城区竞相出台优惠政策,扶持楼宇经济发展,向“空间”和“高度”要效益。

2019年,武汉发布支持总部企业发展“30条”。2021年,武汉加码总部经济,提出支持新引进总部企业落户,最高可奖励4000万元。2021年底,瞄准楼宇经济动能转换,武汉又规划布局63个创新街区、园区、楼宇。

从平面到立面,从亿元到破十亿,前浪依旧强劲,后浪奔涌而来。目前,已有30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武汉,全市分两批共认定52家总部企业,其税收贡献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16%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未来5年,武汉楼宇经济将迎来全速发力期,成为引领武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