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规划,提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根据规划,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实施五大重点工程,包括产业空间优化、产业规模倍增、创新能力跃升、核心产品攻关和服务能力强化,实现激光关键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激光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大幅提升,增强激光产业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为湖北东湖科学城和光谷科创大走廊全域高速高质量发展提供产业动力。

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东湖科学城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到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光谷是中国激光产业发源地,已形成完整的激光产业链,是中国最大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在激光器、工业激光加工设备、医疗激光设备等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光纤飞秒激光器等一系列激光“第一”,都在光谷诞生。目前,光谷已聚集激光企业200多家,密度全国领先。

相关报道>>

湖北东湖科学城

打造全球影响力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光谷主轴高新大道。 (通讯员 张璨龙 摄)

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一核多点”示意图


3月20日,春分时节。武汉东湖高新区未来二路,湖北东湖科学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启动仪式现场,热气腾腾。

现场签约、开工,发布《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政策》……

一系列重磅举措,都剑指一个目标——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

“一核多点”产业空间布局

活动现场,帝尔激光光伏激光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华工科技信息激光产业园等一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签约额约200亿元。

锐科激光技术与产业创新研究基地、奔腾激光武汉研发制造基地等项目集中开工,开工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

“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是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的核心。”武汉未来科技城建设管理办公室产业招商处副处长吴家伟介绍,该产业基地位于未来一路以东、未来三路以西、科技一路以南、科技三路以北,规划面积约3600亩,分为创新平台区、企业集聚区和配套服务区。

创新平台区沿高新大道创新主轴,谋划布局以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激光湖北实验室为核心,集光量子技术与应用总部、大型科研创新机构与高精尖企业研发总部于一体的研究机构和平台。

企业集聚区沿未来二路,打造以龙头上市公司为支撑的激光器和高端激光设备的生产制造基地,建设上市公司总部基地,并围绕激光上下游核心环节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培育一批中小微创新企业。

一核引领,多点支撑。

在华中科技大学,推动激光前沿技术与应用上的产学研合作;

在光谷科学岛,加快推动武汉先进光源研究中心的建设;

在智能制造产业园,重点发展激光微纳加工和检验检测;

在光谷生物城医疗器械园和生物创新园,重点开展激光医疗装备和激光诊断技术研发;

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园,推动激光在新兴产业的研发,在激光雷达、激光显示、激光投影等领域培育孵化一批中小微企业。

这五大支撑点,将与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联动协同、“百花齐放”。

依托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湖北东湖科学城发挥在激光产业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周边城市承接激光创新资源与成果外溢,实现部分生产制造和产业转移,整合周边城市资源,推动激光技术在更多场景的应用,实现激光产业价值链的提升。

培育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3月9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公司公布2021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4.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18%。

据了解,去年第四季度,锐科激光光纤激光器首次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第一。“预计在2022年,将坐稳光纤激光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表示。

《规划》提出,支持锐科激光、华工科技和帝尔激光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激光上市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行产业并购,支持企业向“激光+X(消费电子、动力电池、显示面板、生物医疗等)”延伸,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充分整合海外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

“我们还将引进一批优质激光项目。”吴家伟说,湖北东湖科学城将围绕产业链缺失补强环节如光学部件生产厂商抓项目,围绕激光产业国际化高端人才抓项目,围绕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成果抓项目,重点引进激光芯片和元器件、控制系统领域的龙头企业。

《规划》提出,到2025年,湖北东湖科学城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其中,产值过100亿元企业2家、过50亿元企业3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100家。

到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攻坚国际激光技术创新高地

“光谷,是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光谷激光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朱晓回忆,早在1971年,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老校长朱九思到国家教委开会,听说“激光”这个新名词,决定成立“激光教研组”,并确定研究方向——面向工业应用的激光器研发。这,便是武汉激光产业的由来。

历经51年发展,光谷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创下了多个“第一”——国内首台万瓦连续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台光纤飞秒激光器,国内首次突破1.5微米光纤放大器技术,国内第一部光纤激光器行业标准,国内首个激光产品类国际标准……

然而,有专家也坦言,光谷整体缺乏国际知名的激光龙头企业,关键核心激光光源和光束时空调制器件、万瓦以上激光切割头焊接头以及大能量超快紫外激光器等部分关键材料和设备,依赖进口。

为此,《规划》提出,实施创新能力跃升工程,打造国际激光技术创新高地——

攻克泵浦源、谐振腔和增益介质等一批激光器芯片材料和元器件关键核心技术;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激光在航天航空、海洋船舶等领域的复杂构件制造、增材制造等一批高端工艺;

研制飞秒、皮秒等超快激光器、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和50万瓦级及以上的光纤激光器;

建设激光技术创新中心,搭建激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载体,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委会委员童吉山表示,如今激光产业正迎来新的变革,向激光清洗、增材制造、激光雷达和激光显示等领域渗透。

2021年,被认为激光雷达元年。长江证券预计,到2025年、2030年,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50亿美元和110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到20亿美元和50亿美元。

《规划》提出,将大力开发激光新兴产业应用产品,加大对激光雷达、激光显示等新兴领域的投入,抢占激光领域新的制高点。

湖北东湖科学城激光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因光而兴、聚光成谷”

东湖高新区是中国激光产业的发源地

已形成完整的激光产业链

成为中国最大的激光设备制造基地之一

激光企业已达200多家,激光企业密度全国领先

拥有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帝尔激光、华中数控等激光相关上市公司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科院等科研院所

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国家光电器件及激光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项目

获国家科技部批复建设湖北·国家绿色光电国际创新园

实施“135” 产业发展战略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激光产业创新集群为总目标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三链融合”

实施产业空间优化、产业规模倍增、创新能力跃升、核心产品攻关、服务能力强化五大重点工程

发展目标

到202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5000亿元

到2035年:规模以上激光企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带动激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总收入超过1万亿元,打造万亿级激光产业集群

产业空间优化工程

构造“一核多点”激光产业空间布局:

一核:在湖北东湖科学城未来一路以东、未来三路以西、科技一路以南、科技三路以北规划约3600亩的光谷国际绿色激光产业基地。

多点:在华中科技大学与光谷科学岛等开展激光原始创新,在光电子产业园开展创新孵化,在生物城和智能制造园开展激光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形成五大支撑点

产业规模倍增工程

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雁形上市梯队,引进优质激光项目,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创新能力跃升工程

建设激光技术创新中心和湖北实验室,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制定一批激光产业标准

核心产品攻关工程

大力研发激光核心零部件

大力开发新兴产业应用产品

大力研发激光配套产品

服务能力强化工程

健全激光产业园功能配置,探索“产业园区+创新孵化器+产业基金+产业联盟”一体化推进

提升激光产业园公共服务能力,围绕产品认证、检验检测、成果转化推广、知识产权等方面服务,引进相关服务机构

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抢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