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态、城市功能、城市经济体现城市的综合实力,决定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影响力、辐射力和集聚力。

城市形态是城市品质和能级的空间反映。城市形态既包括城市布局形式、外部几何形状、建筑空间结构,也包括城市的教育、科技、文化等无形要素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城市集聚地的产生、成长、形式、结构、功能和发展的变化,不仅要具有优美的外在形态,还要形成集约的肌理分布。

城市功能是城市品质和能级的价值体现。城市功能包括生产、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娱乐等各种功能,反映出城市在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中所起的综合性、多元化作用。城市功能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支撑有力,不仅可以更好满足常住地居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能吸引更多的客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汇集交互。

城市经济是城市品质和能级的力量之源。城市经济发达与否,不仅要看就业吸纳力、创业活跃度,还要看产业发展水平;不仅要看自身的经济增长变化,还要看在区域竞争中的吸引力、辐射力,以及引领区域协同发展的贡献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襄阳作为湖北“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北翼”领头羊,要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引领“襄十随神”成为全国非省会城市群重要增长极,必须把加快建设美丽襄阳、率先实现绿色崛起作为战略考量,把项目化工程化具体化推进“五城共建”作为策略方法,推动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不断丰富城市形态、切实增强城市功能、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加快提升城市品质和能级。

强化产业支撑。充分发挥“中国有机谷”公共平台品牌优势,抓紧抓实10条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筑牢赶超的基础支撑;加快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培育壮大“135”产业集群,持续推进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建设,尽快建成万亿工业强市,稳住赶超的核心支撑;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以古隆中、襄阳古城、岘山、唐城、华侨城、汉江生态城等景区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形成赶超的增量支撑。

优化空间形态。襄阳有着极具特色的“一江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自然山水格局,“一心四城”环绕相望的城市形态也是国内少有。应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按照中期300万、远期500万人口规模,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山水文化名城。加快推进襄阳古城保护利用、庞公滨江生态商务区等重大项目,有序推进市博物馆新馆、文化艺术中心、全民体育运动中心等功能性场馆建设。巩固提升枣阳、河谷组团竞相发展态势,推动宜城、南漳、保康特色发展。更好对接武汉城市圈、“宜荆荆恩”城市群,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

增强创新能力。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科技创新体系布局调整,襄阳加快立起科技创新“四梁八柱”,积极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正逢其时。应扎实推进高新科技城、东津科学城、尹集大学城建设,抓好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在襄项目建设,推动华中科技大学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运营质效全面提升,高水平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瞪羚企业,以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为重点,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优化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区域协同创新,打造襄十随神科创走廊。

拓展交通功能。巩固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快郑万高铁襄阳南段、呼南高铁襄荆段工程建设,扎实做好合襄高铁前期工作,打造“多向放射型”高铁枢纽。加快推进襄阳至宜昌、新野等高速公路项目,形成对外连接新通道;加快完成襄阳机场飞行区改扩建,打造一类航空口岸;加快推进襄阳新港和雅口、新集等航运枢纽建设,畅通汉江黄金水道。加快专业物流园区、综合物流枢纽建设,强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功能。推进襄阳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襄阳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服务贸易,争创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申建襄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提升治理效能。应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治理各方面和全过程,纵深推进“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数字政府”“城市大脑”。深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精准化疫情防控,健全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筑牢生态屏障。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共治,推进国家储备林、鄂北生态防护林、中心城区环城林带和汉江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汉江襄阳段生态修复试点工作,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坚决守护好“一片蓝天、一江碧水、一方净土”。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善能源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优化,抓好超低能耗建筑建设试点工作、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试点工作,争创“无废城市”和全国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