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河镇一角。 (受访者提供)
有的精织“一块布”,出口占全国市场份额30%以上;有的形成女裤生产一条龙,每年产出女裤上亿条;有的做大“一条鱼”,黄鳝价格成为全国风向标;有的立足“水”优势,盘活特色水产……在仙桃,一批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的特色小镇,以“特”立镇,蓬勃生长。
这些特色小镇“特”在何处?因何而“特”?请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彭场镇 :“一块布”出口占全国30%以上
4月14日,仙桃市彭场镇,宽阔的仙彭大道,串起一家家非织造布工厂。
彭场因“一块布”成名。“口罩”“防护服”“手术衣”“熔喷布”……这座小镇产出的非织造布制品,远销海内外。
36年“织”就中国非织造布名镇
誉诚公司新厂房,车间清新明亮,生产紧张忙碌,一件件蓝白相间的医用防护服从这里发往全球。誉诚是2020年仙桃抗疫保供的“主力军”,为全省提供超过40万件“战袍”。
从一个小作坊到拥有60000平方米车间、400余员工的企业,誉诚20年的成长历程,成就一段传奇。
“我只是产业发展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公司总经理周利荣说。
彭场非织造布产业,是从“一个意外的外贸订单”做起来的。
1986年,原彭场国营校办编织厂,偶然得到沿海地区外贸公司的一批订单,用非织造布制作便携袋。顺利交货后,外贸公司的订单越来越多,这门“好生意”便在彭场的企业间流传开来。
36年精织“一块布”,彭场镇演绎出非织造布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史。
全镇非织造布企业增至638家,其中规上企业92家,年产各类非织造布27万吨,加工各类非织造布制品5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2%、出口总额的31.4%,成为全国非织造布产业链条最完善、出口量最大的生产基地,产品涉及32大类、13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欧盟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非织造布制品名镇”“中国非织造布特色小镇”的美誉也随之而来。
小镇拥抱六大“国字号”工程
在正欣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5亿元的技改扩规新项目已“满格”生产,今年前两个月产值同比增长167%。
“技改催生发展新动能。”公司总经理杨明说。
经历过战疫保供“井喷式”增长,如何才能保持竞争优势?彭场加速推动无纺布“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
延链补链强链环环相扣。总投入10亿元的德盈公司建成2.1万平方米生产车间,一批世界级手术铺单和医用护理垫生产线即将从租赁厂房“乔迁新居”,量产达产;投资8亿元的恒天嘉华二期项目已完成净化车间等工程建设任务,用于生产尿不湿等高端非织造布及其制品的生产线即将进厂安装。
仙桃依托彭场非织造布特色小镇,建设14.7平方公里的非织造布产业园区,加快国家级“四基地两中心”建设。目前,中国非织造布制品生产基地、中国非织造材料供应基地、国家非织造布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获批;国家防护应急物资储备基地投入使用,国家非织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试运行,国家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7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
随着“国”字号工程的投入使用,这块布将越织越精;而这块布带给小镇居民的幸福感也与日俱增。
“路变宽了,购物中心变多了,街道建设更整齐,乡亲们生活得有滋有味。”大学生刘欣怡欣喜于家乡小镇的变化。
毛嘴镇:“女裤之都”年产值突破70亿元
无人机镜头里的毛嘴镇服装产业园,千丝佳人、涵尚伊炫、媛娅服饰等一栋栋标准化服装厂房拔地而起,延续数公里,颇为壮观。
242家服装企业扎根小镇,吸纳产业工人3万多名;年产女裤1.1亿条、产值突破70亿元。这里,便是“中国女裤之都”毛嘴镇。
“一年买车、两年买房”
4月15日,俏琴雨花服饰有限公司女裤生产线上,缝纫机“嗒嗒”声此起彼伏。走进打包车间,工人快速熨烫、折叠、包装成品女裤,厂区内紧张忙碌。
俏琴雨花服饰年产值过亿元。“公司主打高端女裤,主要通过网络平台接单,每天可生产女裤3000多条。”总经理周峰说。
目前,像俏琴雨花这样的服装企业,毛嘴镇服装产业园共有242家,吸纳产业工人3万多名。
“两口子上班,一年买车,两年买房。”毛嘴服装产业园的崛起,不仅带回了1万多名裁缝,更带火了这座小镇。
“回来工作后,工资没少,离家也更近了。最重要的是能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这一直是我这些年最大的心愿!”
今年35岁的秦卫霞是毛嘴本地人,曾经和丈夫一起在外地服装厂打工,孩子只能交由父母照顾。如今已回毛嘴工作6年,还在仙桃城区购了房,小两口很满足。
眼下,服装产业园发展空间打得更开了。上月,仙西服装产业集聚区14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6亿元,项目主战场在毛嘴,部分项目分布在周边郑场、三伏潭等地,涵盖纺织、物流、基础设施等配套产业。
“借助产业集聚区,毛嘴女裤能走得更远。”毛嘴镇党委书记刘涛勇介绍,目前园区内共有97家布匹、57家服饰配件、6家智能缝纫设备等配套企业,是毛嘴女裤构建完整产业链条的关键。
裤子“触网”直播带货
湖北媛娅服饰有限公司是去年投产的高端服装制造企业。“特别看好毛嘴女裤市场。公司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全部设在这里。”总经理向金文介绍,公司拥有一支7人核心设计团队,建设有网络电商展销中心,急需向大型平台借“东风”。
从业多年,向金文感到服装产销流程越来越快,直播带货已成服装企业的“标配”。
网上卖货,在服装产业园并不是新鲜事。早在4年前,湖北卓然丽影服饰有限公司组建30多人的电商团队,线上销售额近5000万元;涵尚伊炫老板丁辉从2020年初试水直播带货,线上销售已占全部销售额30%……
发展电商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实打实的销售业绩,更有产业集群的品牌效益增长。每年,毛嘴镇政府都主动对接,先后举办了“源头好货、毛嘴女裤”淘宝直播带货,邀请拼多多公司工作人员现场授课等方式,与各大电商平台寻求合作,打响毛嘴女裤品牌。
当前,毛嘴镇服装产业园已有76家服装企业发力线上销售,搭建工厂直播间,入驻淘宝、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平台。鼠标一点、手机一架,让毛嘴女裤直达全国各地顾客手中。
张沟镇:黄鳝价格影响全国市场
4月15日,春雨淅淅沥沥,张沟镇先锋村一方鱼塘内,黄鳝养殖户陈利娥撑起渔船,穿梭忙碌在一个个深绿色的网箱间。“去年养殖效益还可以,今年准备扩大规模,要赶在投苗前更换新网箱。”
先锋村是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在这里家家挂网、户户养鳝。还过一个月,黄鳝养殖就迎来新一轮投苗期,鳝农们抢抓时节,清理鱼塘,打桩挂网,准备投下新一年的希望。
全镇70%农业人口在黄鳝产业链
张沟镇的黄鳝养殖始于先锋村。上世纪90年代,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陈江启带领乡亲们“稻田埋网”养鳝,又探索出“网箱养鳝”模式。“第一村”催生出“第一镇”,一时“家家养鳝 户户赚钱”在张沟镇蔚然成风。
经过30多年发展,全镇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产值30亿元,镇里70%的农业人口在黄鳝产业链上。
先锋村培育出全国最大的黄鳝专业贸易市场,年交易额超过5亿元。最高峰,每天有40万斤仙桃黄鳝从这里“游”向全国、全球。
目前张沟黄鳝已初步形成集苗种繁育、生态养殖、交易物流、养殖材料生产、饲料加工、产品开发、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从张沟发源、壮大的仙桃黄鳝品牌力、影响力不断扩大。3月7日,由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和仙桃市发改委共同编制的中价·仙桃黄鳝价格指数正式对外发布,成为业内黄鳝定价的主要参考基准、黄鳝价格走势的“风向标”。
打造黄鳝产业第一镇
允泰坊公司黄鳝加工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公司开发的藤椒鳝片、鳝鱼丝、鳝鱼火锅等黄鳝系列产品,一经面世,就备受消费者青睐。眼下,允泰坊投资1800万元,新上黄鳝深加工项目。
仙桃市委提出,建设30公里黄鳝产业示范带,加快打造百亿级产业。张沟再次勇当“先锋”,打造黄鳝产业第一镇。
——探索苗种繁育。位于该镇的忠鳝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合作,探索攻克全人工繁育技术,可有效解决苗种短缺“卡脖子”问题。
——延伸产业链条。在黄鳝深加工方面,与顾大嫂合作开发仙桃鳝鱼粉,允泰坊食品推出藤椒鳝片等休闲食品。鑫农绳网、兆亮生物等一批黄鳝产业关联企业聚集。
——挖掘黄鳝文化。先锋村抢抓黄鳝产业示范带建设机遇,开发挖掘黄鳝文化,建设农事体验区,筹办系列节会,创建3A级景区。
郭河镇:水产养殖六成为名特优产品
4月15日,郭河镇强农水产加工厂,工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小龙虾分拣工作。
“进入4月中旬后,每天外销小龙虾20万斤,主要销往浙江、江苏、广东水产品销售市场,销路不愁。”公司负责人邵自迪介绍。
强农水产集物流、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仙桃及周边地区的水产品通过强农物流,销往全国各地,还走入德国等海外市场,“农”头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2020年以来,强农水产加快设备技改升级和工艺更新,引进液氮速冻技术,新上全自动流水线3条,完成车间改造后年可生产泡藕带1000万包,调味小龙虾500吨。
搬运、装货、发货……在湖北楚渔鑫食品有限公司冷库外,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显示器上标注着冷库内温度为零下18℃。一侧,工人正戴着口罩有序装卸货物。
楚渔鑫在郭河镇计划投资3.5亿元,新建2万吨冷库、1万吨水产品加工、6万吨水产添加饲料生产项目,打造万亩水产养殖基地。
“预制菜的走红,切中了消费者对即时性、便利性的需求,目前,我们正准备请专业团队,研发黄鳝为主的深加工产品……”公司负责人梁治兵说。
黄鳝膨化浮性饲料是湖北嘉康的当家产品。投产6年,嘉康黄鳝饲料一直占全国销量的70%,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乌龟、甲鱼、黄颡、鲈鱼等水产饲料产销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正是有像强农公司、楚渔鑫、嘉康等一批水产龙头企业的支撑,郭河水产名镇的名头更加响亮。水产养殖特色板块如虎添翼,河蟹、龙虾、黄鳝、泥鳅等特色水产面积不断扩大。
目前,郭河水产养殖面积4.5万亩,名特优虾蟹混养占据六成,水产养殖链条不断延长。
以嘉康、山川水产为龙头的水产饲料产业链;以外婆家、赤兴为龙头的水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以楚渔鑫为龙头的3万吨冷冻储藏产业链;以强农为龙头的水产品运输销售产业链……构建起一条水产品全产业链,擦亮“中国水产名镇”这一金字招牌。
郭河镇力争在3年内,将全镇水产产业规模由20亿元倍增至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