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对湖北而言,既是新挑战,也是新动能。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关键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核心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实施好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最重要制度供给是在相关区域全面落实河湖长制。

要做好“护点、布线、拓面”三项工作,立足南北双赢、南北两利,谋深做实我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大文章,与区域发展布局深度融合,依托得天独厚的丰沛水资源优势,努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彰显湖北在全国调水大局中的中心地位。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的六点要求,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湖北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丹江口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扛牢“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在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中彰显湖北新担当,作出湖北新贡献。

牢记总书记嘱托,自觉履行责任担当

南水北调工程是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党中央决策建设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人民饮水安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和大动脉,在全国水安全战略、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大局中举足轻重。湖北是长江经济带的中流砥柱,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的龙头工程。2014年12月启动调水以来,水库工程运行安全高效,调水综合效益持续放大,累计调水达394亿立方米,成为中线北方四省沿线多个城市的主力水源,超过1.2亿人直接受益。

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湖北义不容辞,水利使命必达。作为中线工程水源地,湖北应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强化“守井人”意识,积极参与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作为后续工程的主战场、主力军,全省水利系统应突出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等重点,提高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作为长江干流核心腹地,水库沿线各地应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严守“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基本遵循,从守护中华民族生命线的高度出发,探索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努力将水源地建设融入长江大保护、美丽湖北建设、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切实提高水质安全保障水平,实现调水工程与生态建设的交融共生,相得益彰。

积极探索实践,全力护好一库净水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是构建现代水网体系,关键在优化水资源配置,核心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升。实施好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最重要制度供给是在相关区域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5·14”重要讲话一年来,全省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压实长江大保护、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责任,全力以赴守护好丹江口水库一库净水,取得了良好成效。

当好“守井人”,忠实履行河湖长责任。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作用,建立了“河湖长+警长”、“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法院院长”等联动机制,推行“河湖长+直播”阳光监管模式,开展“跟着河(库)长去巡河(库)”网络直播活动。创新河湖长交叉巡河湖机制,对跨界河库不同管辖段组织异地交互巡查,上下游、左右岸相互监督、相互借鉴,提升了巡查发现问题的能力。库区各级河湖长心怀“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论,守好河库岸线,护好一库碧水,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围绕共保一库好水,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湖长履职体系。

打好“组合拳”,确保一库净水向北送。编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建立水源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建设。连续开展“攻坚行动”“净化行动”等碧水保卫战主题行动,持续开展“关爱荆楚河湖·当好忠诚守井人”公益活动,全面开展“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库区面貌焕然一新,水质同比稳定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水生态有效恢复。强化治污减排,建立重点风险源防控清单,抓好水源地和库区五河的专项治理,全面治理不达标河流及其重点支沟,实现了库区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库区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局部水域水质达到了I类。

“联”出好生态,推动同饮共治一江清水。丹江口水库上游流域涉及陕西、湖北、河南3省8市43县600多个乡镇。通过联动整治,上游流域,采矿冶炼、汽车电镀等众多排放不达标企业纷纷退出。下游的北京市与丹江口水源区河南、湖北两省开展对口协作,安排资金32亿元,实施项目900多个,帮助5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减轻了对北送水质安全的影响。核心水源区湖北十堰市,在生态修复方面投资15.6亿元,完成45个汉江干支流、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约700平方公里,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后劲。

立足南北两利,夯实湖北中坚地位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对我省而言,既是新挑战,也是新动能。我们应抓住契机,奋发作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5·14”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南北双赢、南北两利,谋深做实我省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大文章,与区域发展布局深度融合,依托得天独厚的丰沛水资源优势,努力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彰显湖北在全国调水大局中的中心地位。具体来讲要做好“护点、布线、拓面”三项工作。

护好“点”。即守护好丹江口水库这个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水质保障的“核心点”。通过强化丹江口水库管理主体责任与属地责任,促进输水区与受水区保护与发展联手,推动库区上游三省与省内各地各部门联动,建立水源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跨省际、跨时空协作体制机制,实现各方面良性互动、各项政策衔接配套、各项举措相互耦合,共同保护水库水质,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有序推进湖北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各级各项各环节工作,在统筹协调中提升整体效能。

布好“线”。即谋划布置好“引江补汉”这条南水北调中线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水量保障的“生命线”。“引江补汉”工程既是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这两大“国之重器”的连接线,也是我省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的水安全连接线,还是我省区域发展布局中“宜荆荆恩”与“襄十随神”这“两翼”的连接线,在国家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与湖北区域经济高质量布局中举足轻重。要立足南北统筹、保护与发展并重、当前与长远结合,协助配合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谋划好线路走向、规模、功用,真正实现南北双赢、南北两利。

拓好“面”。即拓展构建好区域现代水网,为我省中心腹地“面上”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水支撑。“引江补汉”线路布好后,与长江武汉以上江段、汉江武汉以上江段正好构成我省三角核心骨架水网。应结合全省现代水网总体布局,以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为重点,以数字赋能为驱动,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中部三角区域水网主骨架,谋划好区域现代水网,设计好区域水工程布局。同时,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地方服从中央的原则,将水源区水质保护纳入中央事权,建立完善以国家财政生态转移支付为主体、以生态补偿为手段、以对口协作支援为纽带、以地方责任落实为重点的政策投入机制,为该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