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天色未亮,随州高新区淅河镇光化村辣椒基地里,50余名采椒人忙碌不停,他们要赶在日上三竿前完成当天的采摘任务。

“一天能采近万斤,装箱后将直接送到10公里外的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线,制成香菇鲜椒辣酱。”光化村村主任李朝阳说。

看着村民们热火朝天地采摘、装箱、称重、搬运,李朝阳感慨又激动:“没想到‘小辣椒’成了我们村集体发展成功的第一项产业,去年这里都还是荒地!”

曾经,光化村是周边闻名的集体经济“空壳村”,仅有国家政策帮扶光伏发电这一项“支柱产业”,每年村集体靠此收入五六万元,经常入不敷出。

去年7月,随州市人大常委会等单位对口光化村,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并选派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室主任邱学志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乡村振兴不仅要靠政策“输血”,更要“造血”“活血”。怎样增强光化村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机关驻村包保组在调研中了解到,光化村靠近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但2014年某农业企业流转村里280亩土地先后种植核桃、桃树,因气候、经营不善等原因导致土地大面积荒废。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夏卫东了解到,品源公司欲扩大产能,有意在随州本地新建原料辣椒种植基地。他积极牵线搭桥,多次与品源公司负责人沟通,希望其将辣椒基地落户光化村。在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下,机关驻村包保组与村“两委”加强与原农业企业对接收回荒废土地,并积极向品源公司争取项目建设。

去年10月,品源公司与光化村签订“订单农业”合作协议,在该村建设130亩辣椒标准化原材料生产基地,由品源公司免费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与品控,待辣椒成熟后以高于市场价20%进行收购。

“村集体只用出土地和人力,前期投入成本大幅降低,辣椒种苗、技术等都得到保障。同时,公司兜底采购,解决了农产品种植中销售难这一最大的风险。”淅河镇司法所所长、光化村党支部书记孙建军说。

今年春季,翻整一新的土地全部种上品源公司与湖北省农科院共同研发的“鄂椒帅亮一号”辣椒。如今,辣椒基地已实现营收81万余元,预计全年可达120万元,村集体经济将创收50余万元。

“还将根据需求进一步扩大辣椒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争取打造大蒜、生姜等种植基地。”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谢军说。

通过产业带动,附近60余名脱贫户、边缘户等通过务工、流转土地等,每人每年预计可增收1.2万元左右。

随州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定志介绍,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指导机关驻村包保组与品源公司一起,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原产地经营模式,共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村民致富。(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婧、通讯员李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