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阳似火,同样火热的还有特高压工程建设。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续建及新开工湖北境内“五交三直”8项特高压工程,湖北已成为全国特高压建设主战场。

避开高温加紧干

每小时放线3.5公里

8月15日下午4时,黄陂区王家河街道白龙寺村,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荆门至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6标)工地开始喧闹起来。8个一人多高的线卷一字排开,缠绕在每个线卷上的是30多毫米粗、长达2500米、重达5.5吨的铝制导线。100多米外,是一座110米高的铁塔,在吊车和放线机器的帮助下,这些导线正从地面一点点挂上高空,阳光下铝线闪闪发光,用手一摸能感到略微烫手。

“这个作业点8月5日进场,150多名工人在此施工。”项目总工刘栋介绍。荆门至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线路工程新建线路233公里,其中6标段由国网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全长52.66公里,要新建铁塔103基。在白龙寺村附近正在进行放线的作业点,包含12座铁塔,线路长6.133公里。

虽然线路长仅6公里多,但特高压线路采用的是双回路八分裂钢芯铝绞线,并要架设通讯光缆,因此放线工作量远远不止6公里。“在这6公里多的作业点之间,我们实际放线长度达50公里。”刘栋说。

这时,一盘线卷用完了,吊车立刻转动吊臂,为前方送上新线卷。线头送进液压机,用铝接管接好,两名身背安全绳的工人“嗖”的一下爬上电缆,挂上卡线器。

“卡线器与地锚连接,固定和防止线缆摆动。”安全总监张汉指着地上两个铁制装置说。放线作业时,一端负责放,另一端负责拉,单根线拉力有2.2吨,必须仔细固定。远处的铁塔上,也有工人身影,他们负责看护塔上的线缆。

荆门至武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今年9月将完成全线导地线架设,11月具备送电条件。最近连续高温,中午11时到下午4时,工人必须避开最热的时段,并在工作时间内提高效率。近段时间来,他们保持着每小时放线3.5公里的速度,20天内可完成这一段导线展放及附件挂载工作。

8项特高压工程

带动数百亿投资

荆门至武汉特高压工程是华中“日”字型特高压交流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大大提高湖北省西电东送通道输送能力,为±800千伏陕武线达到额定功率运行奠定基础。

自去年3月开工以来,包括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在内的多家施工单位全力以赴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工程在今年内投运。其中6标段的输电线路要跨越3条铁路、2条高速、7条高电压等级电力线路,施工难度极大。特别是跨越合武高铁施工,只有晚上有窗口期,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经过连续8个不眠之夜,才顺利完成夜间跨越合武、武麻2条铁路施工。

特高压工程不仅会长久造福社会,同时对装备制造、物资供应等上下游产业链拉动作用明显。以荆门至武汉特高压工程为例,截至目前,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超过34亿元,开工之初,国网湖北送变电公司一次性购买了13台吊车,还租赁了大量专业的机械化施工装备。工程开工后,还租借当地32台挖掘机、9台吊车,采购商品混凝土7万多立方,钢材6000多吨。

工程项目还带动了就业。“武汉特高压变电站土建工程是劳动密集型作业,需要大量的人力,我们招聘的工人,很多来自新洲区上店村或附近红安县火镰山村,高峰时期附近有接近70人过来做事。”1000千伏武汉变电站土建项目总工夏雨介绍。在土建施工高峰时,现场工人达340人,来自湖北、河南、湖南等省份的务工人员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了收入。

今年以来,国网湖北电力续建及新开工湖北境内8项特高压工程,其中,白鹤滩—江苏已按期投产,当前正在加快推进荆门—武汉、南阳—荆门—长沙、驻马店—武汉交流和白鹤滩—浙江直流等工程,已核准武汉—南昌工程,力争核准开工黄石输变电交流和金上—湖北直流等特高压工程,预计将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数百亿元,带动产业链创造就业机会超过3.8万个。(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彭一苇、通讯员邹小民、柴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