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晚上11时30分许,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长江二桥下方路段,施工人员将含有玻璃钢材料的薄膜铺进地下排水管道。

“这段40多米长的地下管道,是直径5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材质,有轻微错口和裂纹。”铺设完薄膜后,施工人员通过气泵向薄膜充气,使其紧密贴合管道内壁。在紫外光仪器的照射下,“薄膜管道”迅速硬化。凌晨4时许,一条全新的管道安装到位。

管道机器人钻进老建筑底下

此次实施管网修复的路段,地处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这片铭刻着大武汉历史的特色街区,位于汉口老城核心区,拥有232座历史建筑、27处特色里份。其中,位于江岸区的部分,被纳入海绵城市改造范围。

“这片区域供排水设施普遍‘高龄’,最早的可追溯到上百年前。”江岸区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改造区域历史文保建筑多、特色里份多、老旧小区多,修复和更换供排水设施,不能大面积开挖路面。

管道修复使用的是紫外光固化技术。前期,通过投放管道机器人,对管道的材质、淤积程度、错口、裂纹和破损状况进行诊断。“就像给管道做‘肠镜’。”现场施工人员说。

“紫外光固化技术,相当于给管道加了一层‘内衬’。”洪强说,这项技术目前仅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有应用,此次在武汉市使用,尚属华中地区首次。除了能修复原有老旧管道“病灶”,还能降低管道内壁摩擦力,增加流速,降低杂物淤积概率。

顶管施工技术避免“开膛破肚”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内,道路狭窄,单行道多,为尽量避免海绵城市建设扰民,地下管网的施工全部安排在晚上10时之后至次日凌晨4时许。

施工过程中,运用的新技术不仅于此。8月18日,蔡锷路和中山大道交会路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将直径6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更换为直径为1000毫米的玻璃纤维排水管。在这段长约60米的路段,施工人员在起点处和终点处,分别打下始发井和接收井,在始发井将特制钻探设备送入地下约5米深处,水平向接收井掘进。通过这种顶管施工技术,整个路段无需开挖,避免马路“开膛破肚”影响交通。

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江岸片海绵城市工程于今年4月开工,计划年底前完工。该工程除供排水管网和雨水口改造升级,还涵盖管线清淤、文化井盖工程等。目前,该片区供排水管网修复已完成60%,管道开挖更换完成50%。(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成龙、通讯员张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