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武昌区中北路旁,33层的中碳登大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座崭新的大厦即将启用。
这里是全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结算功能平台——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的“主场”。
未来,中碳登将入驻该大厦办公,成为湖北首个全国性、具有金融属性的功能平台,将进一步发挥金融集聚效应,吸引资金、技术和绿色金融机构以及各类金融要素向长江中游城市群聚集。
已初步具备入驻条件
步入中碳登大厦3楼大厅,迎面而来的是一个圆形区域,上方是一片蓝色的星空背景,正前方有一个巨大的弧形滑动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湖北生态宣传片。
中碳登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滑动显示屏由6块纵向排列的LED屏组合而成,长18米、高5.4米,按32∶9的长宽比来设计,视觉冲击力很强。上方通过顶部装设的特殊小机关,通过吊轨“悬挂”起来,每片都能够自由开合,组成不同的画面构图。除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厅还通过浮雕、展板等形式展示了湖北乃至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规划。
穿过展厅走廊,便来到碳排放权登记结算大厅。一块大屏上显示着全国碳市场行情的K线图,大厅一侧摆放着一溜沙发和矮桌,供前来办事人员休憩;另一侧的4个工位,分别负责账户、登记、结算、信息等碳交易业务。
这栋大厦装设了庞大的数据库,可以与上海、北京等地的相关碳数据进行交互,实地传输、计算、存储相应的碳资产大数据,共同组成全国碳市场的“最强大脑”,以及全国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
截至9月9日,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累计成交1.95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达85.59亿元;累计清算共计5.67万笔业务,清算金额达171.19亿元。
放眼中北路沿线,商务楼宇鳞次栉比,300多家金融机构落户其间,如同一条金融“绣带”,中碳登大厦投用,就好比“绣带”再添“珠玉”。
“作为中碳登的基础设施载体,中碳登大厦相应楼层的装修工作接近尾声,已初步具备入驻条件,正朝着打造我省碳金融集聚区和绿色转型发展新地标目标迈进。”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志祥表示,中碳登正与武昌区政府深入合作,拟以组建联合工作专班的形式,于近期正式启动大厦剩余1.9万方招商工作,将大厦打造成“双碳”产业链聚集楼宇。
吸纳更多力量形成“活水”
作为全国碳资产的“银行”和“仓库”,自去年以来,中碳登全力保障全国最大碳市场稳定运行。
在注册登记方面,共完成2162家发电行业重点控排企业的账户开立,开户率达100%。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放碳排放配额逾90亿吨,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履约率高达99.5%。
在交易结算方面,创新引入多银行结算渠道,建立多方对账机制,自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以来,无一日发生交易清结算异常情况。
依托健康平稳运行的市场,中碳登不断深化市场服务、积极拓展市场功能,有序开展创新探索——
在碳金融制度规范上,编制上报了《碳排放权质押业务实施细则》和《碳排放权托管业务实施细则》,积极参与最高法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案件研究工作。
在碳定价机制探索上,联合中债登、上清所、农业银行编制发布了“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现货综合价格指数”“上海清算所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农银全国碳排放权质押价格指数”3个权威价格指数。
在自愿减排上,中碳登出台了《全国碳市场配额自愿注销申请流程》,在其协助下,今年6月5日,全国碳市场首个自愿注销碳配额以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案例诞生。
碳市场的“朋友圈”也越做越大。今年7月15日,全国碳市场一周年系列活动在汉举办,湖北宏泰集团与8个碳市场联建省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推进以中碳登为大脑中枢的碳市场生态建设。此外,中碳登还与兴业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9家银行签署结算银行资金结算业务合作协议。中碳登还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签署行业协会支持全国碳市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
“把更多类型的市场主体都纳入到‘双碳’机制中来,把全国碳市场打造成一个更加良性更加完善的生态系统。”陈志祥表示,吸纳更多金融力量、产业力量参与碳市场,使得碳市场形成一股“活水”,更好地培育“双碳”产业,服务国家“双碳”战略。
立足“四大平台”,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武汉市建设全国碳金融中心行动方案》提到,到2025年末建成支撑碳市场和碳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中心,辐射长江经济带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中心,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碳金融生态圈,碳市场的核心节点、结算枢纽及碳定价中心。
实现这些目标,都离不开中碳登。“放眼全国,武汉已与上海共同形成了全国碳市场核心资源分布的‘双峰格局’。”陈志祥说,上海有上清所,而我们正在和人民银行推动设立碳市场清结算的“武清所”。碳清算所的落地,将让武汉再获金融重器。
以中碳登、湖北碳交中心、武汉碳清算所(筹)、中碳资管公司“四大平台”为抓手,我省唯一的金融控股平台——湖北宏泰集团将对全省碳市场碳金融要素平台和金融服务板块进行统筹管理,建成具有“碳要素”特色的金控平台,致力于把碳市场金融创新培育为全省发展新的发力点和增长极,牢牢抓住武汉市获批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武昌区获批全国气候投融资试点的发展机遇,加快设立“双碳”基金,加快构建一体化、全产业链的低碳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中部地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先行区和低碳交流合作平台。(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左晨、通讯员吕露、李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