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装秀、大合唱、有奖问答……9月9日晚,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道墨池巷社区居民在家门口欣赏了一场精彩的中秋晚会。社区党委书记马雨涵说,这场晚会由社区、筑堡工作队、美岸长堤小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等多方联办,除了文艺表演,还有爱心义卖等项目,很受居民欢迎。

这是宜昌深入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理念、推动实施筑堡工程的场景之一。2021年8月以来,宜昌市实施“筑堡工程”,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主线,加快推进组织聚合化、队伍专业化、响应高效化、服务场景化、应用数字化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着力打造“一线五化”的基层治理“宜昌范式”,推动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敲得开门、认得到人、说得上话、托得了事”的坚强堡垒,党员干部与群众关系更加紧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

宜昌市伍家岗区宝塔河街张家坡社区航道宿舍小区里,大香樟树下的“睦邻亭”挂着一副对联——常来这坐坐,陌邻变睦邻。

“航道宿舍以前有块菜地又脏又乱,电动车乱停放、飞线充电,居民对环境卫生很不满意。现在变漂亮了,许多大妈喜欢在这拍抖音视频。”社区党委书记洪娇说。改变起源于社区组织的“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小区党员、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后,把150平方米的菜地改成平整的水泥地,摆放石桌石凳,设置晾晒区,建设电动车停车棚。

张家坡社区的“小板凳大民生”协商议事会,让居民们从冷眼旁观变为主动参与社区治理,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电梯加装、停车位改造、安全监控设置等一批民生实事。

为使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宜昌市全域推行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五民工作法”,凝聚辖区多方力量,开展协商议事2188场次,平均每个社区开展101余场次,解决群众身边问题2933个。

“小区怎么管,大家出主意”,“物业怎么样,居民来评判”,“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在宜昌,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升,“你和我”变成了“我们”。

让全民参与共建共治

墨池巷社区在中秋晚会上成立了首支法律调解志愿服务队。

马雨涵说,社区有自管党员193名,各级各单位下沉到社区的党员315名,相继组建以长江宜昌段安全巡逻救援为内容的筑堡应急服务队、以传技能为内容的随手工艺服务队、以家政服务为内容的“向未来”家庭服务社、以便民服务为内容的“李管家”志愿服务队、以关爱青少年为内容的西陵区追梦青少年服务中心、以反电诈为内容的筑堡工程金融服务队等10支志愿服务团队。这些团队都是实施筑堡工程的中坚力量,减轻了社区负担,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

传统基层治理模式“喇叭口向下”——上面安排,基层实施。宜昌提出“喇叭口向上”,倾听群众心声,做实“群众吹哨,党员报到,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促进党的组织体系和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让基层充满了生机活力。

为了切实做到“喇叭口向上”,让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宜昌市24名市级领导带头履行包联责任,帮助基层统筹资源解决实际困难190多个;聚焦做实社区,向199个城市社区全覆盖选派筑堡工作队,7631名党员干部参与包联工作;推动城区组建小区党组织1105个,成立小区“大支部”926个,择优推荐2.4万人担任小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和警长;城区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和应急突击队2458支,动员3783名下沉党员或离退休党员担任楼栋党小组长,推选党员中心户8613人,基层治理骨干队伍不断壮大。

打造八大场景,让居民们乐享新生活

“张书记,我的水管子坏了!”“好,我马上安排人上门解决!”

“李书记,小区乱搭乱建能否拆除?”“社区和业委会一起商量,一定办好。”

这一个个温暖的场景和掷地有声的承诺,是筑堡工程激发出的宜昌城市活力,更是宜昌市党员干部践行共同缔造理念的精彩呈现。

宜昌市投入40亿元筑堡工程专项资金,打造社区邻里生活、公共服务、健康医疗、文化休闲、全民学习、创新创业、平安法治、城市安全等八大场景。依托强大的财政支撑,该市已建设小区党群连心站666个、幸福食堂71个、社区医务室95个、托幼托育场所278个、老年活动中心304个、文化健身场所1638个。该市开展“红领服务行动”,打造449个红色驿站,为居民和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休息纳凉、歇脚充电、饮水看报等暖心服务。

随着筑堡工程深入推进,宜昌变得越来越强大,宜昌人越来越自信:平安建设满意度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列,成功夺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具备1天内高效完成400万人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李光正、见习记者汪菁华、通讯员高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