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重磅发布,继1989年、1990年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两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之后,再次发现一具古人类头骨化石,命名为“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3号头骨化石发现地,距前两具头骨化石出土地点约35米,其保存完好程度极为罕见。专家认为,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陆成秋介绍,学堂梁子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又名郧县人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大型遗址,主体为汉水北岸的第四级阶地,保存了100多万年来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系统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为203平方米,共布设1×1米探方203个,工作队以2厘米为一个操作层开展精细发掘。目前共揭露出4个自然层,出土包括“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在内的古人类化石、石制品、古动物化石等各类遗物200多件。3号头骨化石埋藏在有一定钙质胶结的沙土地层中,伴随出土大量动物化石与石制品,现已清理出露额骨(包括眉脊)、眼眶、顶骨、左侧颧骨和颞骨及枕骨左侧。

国内多位权威专家系统考察与论证指出,3号头骨化石出露部分保存完好,形态清晰,古人类属性确凿。

专家认为,“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是我国乃至国际学术界的一项重大考古新发现,进一步实证东方人类故乡历史源远流长。相较于30多年前发掘出土、已严重挤压变形的郧县人1、2号头骨化石,3号头骨化石保存得更加完好,直立人形态特点更加明确,是迄今欧亚内陆发现的同时代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保留了该阶段人类重要的解剖学特征。该头骨化石与以前出土的1、2号头骨化石位于同一套地层中,与同一层位的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的共生关系明确,地层、时代和埋藏学信息清楚,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人类史,提供了关键节点的信息与重要依据。“郧县人”处在欧亚大陆古人类演化历程的关键节点上,为探讨东亚直立人的来源、古人类演化模式等重大课题,提供了丰富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湖北日报记者海冰、通讯员鄂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