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这栋楼外墙脱落,险些砸伤人。”10月18日,汉阳居民何国华走在新城春天里小区,看着焕然一新的楼栋外墙,谈起他的微信好友——武汉市人大代表刘思桥,笑称过几天就是他们成为好友的“半年纪念日”,要对刘代表说声谢谢。

今年3月24日,武汉市汉阳区人大启动“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200余名人大代表将个人微信二维码公布在居民小区。如今,半年多过去,代表们与4000余名居民成为微信好友,为居民解决问题上千件。

代表“亮码”小区红色驿站——

百姓“码”上反映代表“站”下商议

“学法知法人人懂法,干群齐心见笑脸。”10月18日,74岁的退休老党员居民张小乐,在龙阳街道世纪龙城小区的法治宣传小剧场打起了快板。

“这是我原创的法治宣传快板。”张小乐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这是一个老旧还建小区,以前,他身后的“奉法亭”年久失修,由于居民法治意识薄弱,小区栋楼杂物堆积,高空抛物也时有发生。

“每次收到居民反映的问题,我们几位代表都会及时互相通气、集体商议。”今年3月底,龙阳街道作为汉阳区人大“民情民意联系点”首发试点街道,陈钢、郑艳兰、倪勇等三位区人大代表率先在龙阳新村选区“亮码”,其中,陈钢则将印有自己微信二维码的“代表信息公示牌”悬挂在世纪龙城小区红色驿站。

随后半年里,小区楼道、凉亭、剧场、普法站一一改造建设完成。“环境一天天变美,居民法治意识逐渐提高,小区的‘硬件、软件’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陈钢说。

据汉阳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悬挂460块代表信息公示牌,137个人大代表“民情民意联系点”进驻小区红色驿站,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做到百姓“码”上反映、代表“站”下商议。

与数千居民成微信好友——

只要居民发话代表立马安排

“一到晚上,龙江庭苑A区的楼栋前、架空层内停满了电动车,万一发生火灾,那可不是小事情。”

“怡畅园西边围墙开裂很不美观,而且另一边就是幼儿园,安全隐患太大。”

“四季永兴小区地下车库坑坑洼洼、尘土飞扬,车子停在车库,隔几天就需要洗车。”

半年来,4000余位居民扫码成为代表们的微信好友,提出意见建议超1000条。

如今,记者一一走访汉阳各社区、小区——

在龙江庭苑A区,架空层变身为老年人活动室,新建的4个车棚可提供135个电动车位;

怡畅园的围墙已重新修缮,一幅幅手绘漫画既创新又美观,还能对孩子们进行科普教育;

四季永兴小区的地下车库,地面光滑整洁,并按照颜色分区标识,展现“高颜值”。

“有难题,扫扫码,加个好友,只要居民一句话,我们立马安排上。”区人大代表李汉洪说。

“居民发来的每一个微信点赞表情,都让我们干劲十足。”作为一名为民办实事的区人大代表,王志刚很自豪。

自挂牌以来,区人大代表吴彩荣线上加好友百余人,线下接待选民千余人次。“微信聊天记录,就是我们的述职报告。”她说。

像吴彩荣这样的区人大代表,在汉阳有200余名。半年来,他们已直接解答居民意见建议408件,上报街道和社区解决434件,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52件。

走进楼宇商圈服务企业——

提供订制服务助力经济发展

经过半年探索,汉阳区人大“民情民意联系点”活动,通过“公示身份、收集民意、分类处理、制度保障”,逐步形成了“点单、接单、领单、验单”的工作闭环机制。

这种机制,不仅运用于服务居民,还走进楼宇、商圈,服务企业。

在汉阳区重点商务楼宇光明中心“亮码”的区人大代表钱峰,协调两路公交车在楼宇周边增加站点,并与地铁站无缝对接,方便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出行。

设在钟家村古城商贸区“红领驿站”的“民情民意联系点”,定期召开商圈企业联席议事会,为企业提供订制服务。

今年10月,汉阳区地信产业大楼里,建起了首个设在街道之外的人大代表之家,助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

下一步,江堤、洲头、晴川、鹦鹉等各街道的人大代表们,还将陆续走进武汉基金产业基地等多个汉阳区特色楼宇,亮身份、做服务。

“创新打造‘民情民意联系点’,全天候无延时收集民意,在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尚属首次、是‘零’的突破。”汉阳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表示,将继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区县级人大代表闭会期间履职,提供切实可行的“汉阳样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朱惠、通讯员曾建、黄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