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把种业安全提高到了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也是我国以种业振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大举措。湖北是全国农业种质资源大省之一,保护农业种质资源意义十分重大。其中,“利川马”是湖北纳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目录的农业种质资源之一。近两年来,利川市立足市情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走出了一条规划引领、以用促保、开放融合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之路,是以种业振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保护“利川马”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利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抓住宣传、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机遇,通过农业部门工作人员上门宣讲、媒体广泛宣传保护农业种质资源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提高了市直部门、相关主体对利川马的认知及保护利川马的自觉性,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保护利川马的普遍共识。
“利川马”不是利川的马,而是国家的重要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利川马”因主产我省利川市齐岳山等高海拔地区而得名,已有600多年饲养史,体质结实,短小精悍,肩短而立,关节强大,肌腱明显,蹄质坚实,具有良好的爬山和驮运能力,一般驮重40~75公斤,日行30~50公里,且具有耐粗饲和抗病能力强的特点,是我国优良的山地耐力马品种。因其品种的独特性和珍稀性,从20世纪开始,“利川马”多次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在2021年最新版目录所列的全国29个地方马品种中,“利川马”再次列入,并且是湖北省和中部地区唯一一个进入此名录的马匹品种。同时,“利川马”品种介绍也被列入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学院(我国唯一一家马术学院)教材。因此,利川市委书记刘智勇多次强调指出,“利川马”虽是小品种但却是大事业,保护“利川马”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的具体体现。
“利川马”已属濒临灭绝物种,加强保护具有现实紧迫性。在传统农耕时代,“利川马”广泛分布于整个武陵山区,在恩施州以及宜昌五峰、长阳、秭归等山区县市都曾大量养殖,是湘鄂渝武陵山区广大农民朋友最重要的使役和交通工具,总量最多时超过20000匹,利川市最大存栏量约6000匹。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道路和新型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利川马”存栏量在大部分山区县市迅速减少甚至归零,目前仅在湖北省利川、恩施、宣恩等地有零散养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三个县市纯血“利川马”在150匹左右。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导)、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专家组成员王勤表示“利川马”遗传资源珍贵且数量稀少。
利川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佘军也在多个场合讲,“保护利川马已经刻不容缓,不能让‘利川马’消失在我们手上。”为了指导利川市加强保种工作,并带动全州协调推进“利川马”产业体系建设,恩施州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州长王磊,多次深入到保种场、养殖农户、休闲骑乘经营主体,就州级统筹、利川市为主体的“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现代马产业体系建设等开展专题调研,把思想上的重视切实落实到行动上。
利川市是中部地区马匹第一市,保护利川马有助于打造乡村产业新亮点。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利川市存栏的各类马匹总数约1300匹,不仅是湖北省马匹第一市(县市区级),而且也是中部地区马匹第一市。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各类马匹养殖运营主体约40家,集中分布在被誉为“中国南方最大高山草场”的齐岳山上,主要以马匹繁育、养殖、销售和休闲骑乘等为主要经营项目。其中,主营休闲骑乘的跑马场共11家,直接参与骑乘经营业务的马匹数量400余匹;单纯从事马匹养殖、马康养疗愈、共享马场、马帮文化、马匹贩卖等的经营主体9家。
养殖并用于休闲骑乘等运营的单匹马给当地农户带来的年综合经营收入基本在20000元左右——像这样规模化、多元化,又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现代马产业基地,在鄂渝边际及中部地区都很少见。但由于对“利川马”的品种潜力认识不足,尤其是缺乏有针对性的规范调教方法,经营马匹以利川马与伊犁马、蒙古马等外地马的杂交马匹为主,其中纯血利川马仅120匹左右。长期以来,关注、知道“利川马”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意义的人越来越少。对此,利川市人大副主任周峥嵘在2022年度《利川市“利川马”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中反复说,只有看到发展有希望,保护才有动力,只有高举“利川马”旗帜,才能提高利川马产业在全国的能见度,才有希望从中部马匹大市跃升为中部马业第一市。
实干起步: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产业体系建设成效初显并获多方肯定
近两年来,利川市坚持规划引领,以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开放融合的发展视野、远近结合的保护和发展举措推动“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认可。
以“用”促“保”,务实高效推进“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产业体系建设。在确立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利川市强调通过加快建立现代马产业体系来带动“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的保护。
在农业农村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印发《全国马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后,利川市以等不得、慢不起的担当和决心加速推进利川马产业发展:编制并启动实施《利川马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规划(2021-2025)》、推进利川马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项目正式报批立项、成立了“利川马”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成功申报了利川市齐岳山利川马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产业园),对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顶层设计和高位推进;成立了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站,省农业农村厅认定利川马共富畜牧养殖有限公司为“利川马”的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市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利川马保护与产业发展”提案,从不同层面推进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对此,利川市分管文旅的副市长周爱华认为,挖掘利川马文化,推进利川马与利川民宿康养、体育和旅游景点景区等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培育产业融合发展亮点,也可以在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利川马。
借力引智,积极探索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为获得行业系统的支持和指导,提高利川马保护水平和现代马业发展速度,利川市主动出击,积极融入全国马业大体系。利川市相关人员主动赴北京、内蒙古、湖北武汉、海南等地,与国家畜牧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马业协会、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学院、内蒙古白马产业园等相关机构进行了对接,积极探索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通过上述措施,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呈现新格局,发展路径更加清晰、产业体系日渐成型、发展前景也更加明朗,既引起了全国同行的高度关注,也重新唤醒了广大山区人民对“利川马”的深刻记忆,也对现代马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充满了期待。
规划引领,以“马不停蹄”的奋进姿态绘就马业大市前景。依据所编制的发展规划,利川市正高举“利川马”旗帜,以打造全国山地耐力马赛事基地为主题,以建成华中地区马业第一市、助力湖北建设中部马业大省为目标,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马产业体系建设。预计到2025年,纯血“利川马”种群将恢复到500匹左右,带动利川市马匹存栏量达到10000匹左右,形成马品保护种繁育、马赛事及马术运动、马休闲康养骑乘、马文化及科研、马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五马奔腾”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预计年直接产值达2亿元左右。
成效初显,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获得各方认可。利川市的高度重视、务实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和中国马协、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学院、东方神马集团等的高度关注和认可。2021年12月16日,在恩施州州长夏锡璠、省农业农村厅吴祖云厅长的陪同下,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率调研组一行到我省恩施州,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其间张部长一行专程到利川市齐岳山实地调研指导了“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张部长对利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谋划发展壮大利川马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表示高度赞同,对短时间内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也期待尽早听到利川马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喜讯。中国马业协会正式(发函)同意支持利川市启动建设“国际名马园”,并吸收利川马保护单位利川马共富畜牧养殖有限公司加入中国马会,并特邀该公司负责人在2021年度全国马业论坛做交流发言。武汉商学院·国际马术学院原则同意推动在利川市建立国际马术学院·利川分院。利川市的做法和成效,也迅速引起了研究机构和媒体的普遍关注,经济日报社帮扶办公室(原扶贫办公室)因此来函确认,在利川设立以马产业为主题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实践调研联系点”。
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所蕴含的乡村振兴密码
利川市保护利川马品种遗传资源,谋划推进现代马产业体系建设,是立足市情具体贯彻落实中央《种业振兴行动方案》,以种业振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有益探索,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种质资源保护,既是乡村振兴之“痛”,也是乡村产业振兴之“重”。“利川马”,作为一个具有较大开发潜力的濒临灭绝物种,在两年前,就算利川本地人也鲜有知道的,也不知道她是“全国名马”,更鲜有人知道她还是我省乃至中部地区“唯一”一匹马!如果再延迟几年启动该项工作,可能纯血“利川马”就荡然无存了,一个物种就此从全球消失。整体看,目前我省农作物种业、畜禽种业、水产种业保护普遍面临类似问题。这就带来了很多新农人经常提的问题“不知发展什么产业好?”。按照价值规律,物以稀为贵,越是小、少品种,着眼未来多元化、高端化需求,往往有其市场潜力。因此,种业,既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痛点,也理应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点,一方面要防止“抓大放小”,另一方面更要善于“小中见大”。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大胆探索走转型、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乡村产业具有乡土根植性,是客观自然地理条件、当地农户长期经验积累以及市场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脑袋一热,想到什么就干什么。如何干?“利川马”项目的启示是,传统产业要走转型、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时代进步,“利川马”原有使役和交通工具功能已经基本丧失,这也是各地利川马消失的根本原因。但由于利川市是中国县域旅游百强县市,休闲骑乘保护了“利川马”。这也启发当地政府和农业投资者,传统马业必须走新路,于是规划并启动实施了以“五马奔腾”为主要任务的现代马业体系建设项目,即从传统单一向现代多元转型,从单一养殖和农用转向农旅、体旅、康旅、文旅融合发展,从低效益转向高效益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多元力量参与,招商引资要高度重视引进人才。“利川马”保护工作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得以及时启动和快速推进,离不开利川马共富畜牧养殖有限公司的法人周冬霖等。利川市被誉为中国凉都,他是近年来夏季在利川市旅居康养的数百万“候鸟”之一。2020年下半年,他在乡村走访调研中了解到“利川马”处在濒临灭绝边缘,就萌生了保护“利川马”的初心;后来,随着对现代马产业的深入研究,他对发展壮大“利川马”产业有了信心并开始行动起来。2021年,他为此奔波于“利川—武汉—北京—河北—内蒙古—海南—利川”的旅途中,迅速整合与马业有关的农业行政部门、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经营主体资源等,形成了保护利川马和发展利川马现代产业的强大合力。事实上,“周冬霖”现象只是利川市委市政府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实施的“候鸟人才”计划的缩影。近年来,利川市委市政府按照“不为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大力吸引“两个人”参与全市乡村振兴:一是通过每年清明节举办“利川人”大会,吸引在外利川人参与家乡乡村建设;二是通过采取“四促四化”举措,吸引了一大批候鸟人才支持参与乡村振兴。这种通过招智汇集多元力量参与乡村振兴的做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充分整合资源、政策、市场、智力等要素后谋定而后动。“利川马”品种保护和产业体系建设之所以能在短时间里取得各方关注、参与支持的明显成效,关键在于把一个稀缺的乡村资源与国家的系列涉农大政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背后潜在的市场需求、各种相关智力要素很好地整合到一起了。新阶段,新主体参与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显然有别于传统农业,他们更多追求的是特色化、高质量、高效益农业。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就需要像推动“利川马”项目一样,充分挖掘各地的特色乡村资源,善于在小中见大、特中取胜,找准自己的出发点;在国家涉农大政策中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发力点;在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协会中找到自己快速起步发展的支撑点。基于上述几点,再进行系统谋划、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