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从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去年以来,该市两级法院扎实推进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35个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服务不打烊、便民零距离”的全天候服务。

2022年12月10日,反映咸宁法院人民法庭工作的纪实片《服务乡村振兴·守护公平正义》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咸宁中院院长李文锋介绍,去年是全省法院“人民法庭规范化建设年”,该院坚持走人民法庭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丰富和拓展人民法庭便民利民的新举措。

在优化法庭布局体系方面,对2个人民法庭申报重建,3个人民法庭完成更名,35个人民法庭实质化运行。在未设人民法庭的乡、镇、街道增设巡回审判点35个,在45个村、12个社区设立法官工作室57个,在9个重点企业、5个工业园区和8个旅游景区设立诉讼服务站22个,探索设立“乡村e法官”,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基层群众“见法率”。

以考核促发展,咸宁中院制定“考核人民法庭工作12条”,对各基层法院的人民法庭年度工作进行量化评分。

各人民法庭普遍设立诉讼服务窗口,建立类案快审机制。2022年,全市人民法庭直接立案诉讼案件4382件,5家基层法院的8个城区法庭转型为家事、道交等专业化法庭。同时,探索审执一体机制。推动解决人民法庭普遍“只管判、不管执”的问题,通山、嘉鱼、咸安等法院的15个人民法庭直接办理执行案件627件。

为加强资源力量下沉,咸宁中院着力配齐和优化人民法庭工作团队,全市80后人民法庭庭长占比31.43%,35岁以下人民法庭干警占比50%。506名干警参与“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协调解决问题366个,以实际行动争当“共同缔造”的生力军。

咸宁率先在全省普遍建成集视频会议、在线调解、互联网开庭等功能于一体的人民法庭多功能室,开展线上庭审、线上调解984场次。(湖北日报记者袁超一、通讯员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