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襄阳6月30日讯  襄阳市樊城区教育系统6月29日召开“思想大讨论”活动总结大会。会上,樊城区教育局对活动中的优秀案例进行了展示,并针对案例中提出的建议提出了明确的工作方向。


       今年3月以来,襄阳市樊城区教育系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书记、校(园)长分成八个工作组开展“思想大讨论”活动,各小组聚焦教育发展热点难点以及影响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前往全区各学校开展大调研行动,并根据调研情况开展了学习、研讨,并最终集智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各项瓶颈问题。


       为了改变以往单一的体育课程设置,拒绝做做操、跑跑步等“大锅饭”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樊城区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在去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全面启动“大体育·阳光运动”,通过聚焦日常体育教学、体教融合、体育赛事等各项工作,着力进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在‘大体育’工作的推动下,农村学子们有了更优质的成长环境和更多的发展可能。”看着学校曾经的水泥操场“摇身一变”拥有了塑胶跑道和草坪,樊城区太平店实验小学校长张恩龙脸上漾开了笑容。


       今年,樊城区投入资金1200余万对12所城区和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以提升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如今,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如何提升?如何让农村学生掌握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城乡学校怎样进行体育发展结对帮扶?在调研中,调研小组通过实地察看和小组研讨,针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诉求和遇到的新问题形成了完整的调研报告。


       将教师发展纳入“十四五”规划,出台千名名师培养实施方案,近五年发放名师岗位补贴320余万元,开展青年教师“双培养工程”……近年来,樊城区在政策支撑、平台打造、发展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教师队伍培养“组合拳”。


       为了用活、用好、用精教育系统优质教师干部群体,调研小组陆续深入襄阳市二十一中、三十八中、晨光小学、朱坡中心小学等城乡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座谈并收集资料。



     “干部队伍逐渐老龄化”“干部交流轮岗要提升频次”“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更加细致”小组从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等方面整理出发现的问题,同时又从归因、举措、建议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曾经位于樊城区旭东路的襄阳市第十五中学是一所建校近70年的“老”学校,在城市不断更新改造中,学校面临老居民搬迁生源流失等问题,导致发展困难。


       樊城区教育局将襄阳市第三十五中学和十五中学重组为融合型教联体,实行人事、经费、教学、资源、考核评价全部统一的一体化办学管理模式。现在,拥有本部和旭东路校区的三十五中,师生资源重新分配,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学位供不应求的情况得以改善,老师们的平均周课时也趋于合理。


       如今像这样“大手牵小手”式的“集团化”办学模式,在樊城区多所学校同步进行,群众在消除薄弱学校、扩大优质资源中切实受益。融合型教联体除了统一管理,如何做到既“容”更“合”?调研小组从教研、人事、管理等各方面为学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为详细的建议。


       此外,调研组还从经费管理、学前教育、农村教师培养等问题上对相关学校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改进指导意见,最终形成“各校问题、小组指导、实时跟进”的工作推进模式。


       作为拥有近十万义务教育学生和77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基础教育大区,樊城区还出台了《樊城区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和《樊城区学校安全工作实施意见》,全方位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如何让这些工作在全区不同生源、不同环境的学校之间实现统一步调,差异提升,这是调研小组各成员们下一步思考、调研的方向。


    “我们持续开展下基层活动,就是要把好政策好举措送到各所学校,并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让孩子们都能在家门口入好园、上好学,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齐光伟说。


    (丁心栓 通讯员:聂志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