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县草店镇,有这样一个地方,一弯小桥、一泓清泉,一众古树、一家远离城镇的“金家沟客栈”,凭借着村民厨艺大集合,不仅搅动了原本宁静的山沟沟,还牢牢抓住了络绎不绝游客的“胃”。


这个由金锣山村村集体投资、村民参与“合伙”经营的农家乐,开业近一年,生意红火依旧。除了农家乐,该村以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动产业振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的不足5万元增至2022年8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万元。

一场由内而外华丽变身,源自党建引领的强大脉动。随县立足农业大县的发展需求,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在健全体系、建强组织、壮大产业、强化治理方面持续发力,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随县答卷”。


强基铸魂引领基层组织“强”起来


江河滔滔溯其源。穿越历史的回响,一场行政区域的变更,让随县这个古老农耕文明发源地再次迸发青春活力。2009年建县至今,一场关于基层组织骨干队伍的建设从未停歇。


凝心聚魂,筑牢信仰之基。过去十四年,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随县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作为首堂课程、把党性教育作为首要任务,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为随县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洗髓伐经,照耀奋进之路。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随县将党内集中教育层层推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持续深化理论武装,使全体党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宗旨意识更加牢固。


选优配强,建强骨干队伍。随县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强化选育管用系统措施,通过大力实施“红色头雁能力提升工程”、农村后备干部“千人计划”“两派两聘”行动,开设年轻干部强基训练营、实干强县大比拼等系列活动,全面提高基层队伍能力水平,激励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当好“尖兵”,着力打造“敢干、会干、能干”的党组织骨干队伍。


特色发展推动村级产业“活”起来


作为农业大县,随县有千年的农耕文明底蕴和多样的产业结构。

多年的经营打造,食用菌、稻米、畜禽、水果、中药材等已然成为闪亮的名片。随县香菇,更是妥妥的金字招牌。40余年来的耕耘,香菇产业产值和税收常年占到全县总额的1/3左右,随县香菇产业已成长为全国栽培规模最大、栽培技术最成熟、花菇品质最优质、菇农收益最稳定、产业链条最齐全的优势特色产业,跻身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端稳了30万菇农的饭碗。

均川镇瓜蒌种植面积有600亩。在龙泉村瓜蒌基地,村支书张先才正组织村民田间除草。一只只沉甸甸的绿瓜垂吊在藤架下,洋溢着丰收的希望。去年,该150亩瓜蒌喜获丰收,总产值达到8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


如何让资源增效、群众增收?数年摸索与实践,党建赋能产业发展的成效愈加显著,如,随县安居镇蔬菜种植“链党委”、三里岗镇成立香菇产业链示范区联合党委等,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全力构建产、学、研、供、销、服一体化联动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激发赏花游、采摘游、研学游等“农旅”融合活力,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增长极”。

党建引领、产业带动、要素驱动,随县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发展思路,开创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培优做强乡村合作公司,健全县、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力提升特色农业品牌效益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推动香菇、香稻、油茶、林果、光伏等特色产业成势连片。目前,全县共有特色产业项目525个,预计2023年底总产值达6.5亿元。


党旗领航护航共同缔造“火”起来


一弯生态河、一条幸福路、一幅如诗画般美丽村居,一群天真烂漫奔跑的孩童,万和镇邱家大塆村人气格外“旺”。美丽乡村建设让如今的邱家大塆村河道疏通,房屋规划设计整齐,乡愁记忆物件随处可见。

党员当先锋、群众唱主角,跑出乡村建设加速度。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局面,随县创新开展“一约四会”制度,“逢四说事”“访民情、议民事、解民难”“湾子夜话”等系列活动,运用“五共”理念整合各方资源,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让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使基层治理更接地气、部门联动更有成效、和美乡村建设协奏曲更加响亮。


而无处不在的“廉音”,是乡村振兴的“廉动力”。“漫画可有意思了,把党员干部的行为都画出来了。”金锣山村村民刘清平指着宣传栏说道。草店镇金锣山村,廉政文化广场、廉政环行道、廉情活动室、清风亭……“廉”元素随处可见。


自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以来,随县把清廉村居作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深挖本土勤廉资源,激活全县乡村清廉元素,多方面、多维度建设清廉村居,用精彩绽放的“枣廉”“兰廉”“菇廉”“茶廉”等廉文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积极搭建起干部群众的“连心桥”,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纪委”、常驻不走的“巡察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初心如磐,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十四年砥砺奋进、耕耘不辍,年轻随县风华正茂奋楫笃行,风劲帆满奔向未来。

(通讯员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