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农家小院花团锦簇,规范化的种养殖基地生机勃勃,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八月的鄂州大地,稻浪滚滚的生态田园、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洋溢着昂扬精气神的村民,都在述说着鄂州和美乡村建设的新故事。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对新时期农村工作提出新要求。今年中央1号文件也强调,要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和”与“美”一样,成为乡村建设的新焦点、新亮点、新热点。

近年来,鄂州坚定航向,开足马力,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已建成全国旅游重点村2个,湖北旅游名镇、名村8个,广大农村正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转变。

看宜居——

群众在乡村建设中“唱主角”

乡村建设离不开资金投入,如何创新投融资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难题?鄂州给出的答案是充分依靠群众,形成“镇村组织推进,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筹资筹劳、共建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政府则主要做好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设施建设,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村民自发参与村里的污水管网建设,这些小栅栏也是群众自己做的。”近日,记者来到梁子湖区沼山镇王铺村,村党支部书记袁海波说起村里的点滴变化如数家珍。“不论是清理沟渠、硬化道路,还是改造厕所,群众都自发主动加入进来,这样既可以少花钱,也能保留乡土气息,实在是一举两得。”

为让广大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变“要我做”为“我要做”,王铺村一方面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倾听群众呼声,调动广大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把发动群众贯穿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另一方面多方筹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

“村里在外的几位老板得知后鼎力支持,工程设备全部由他们提供,村民出工出力不要报酬,自愿让出土地不要补偿。”袁海波说,“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王铺村喻家湾铺设雨污分流管网,设计方案的工程预算是184.7万元,实际只花70多万元。”

家家户户齐动手,王铺村过去“脏乱差”的局面得以彻底扭转,从前又脏又臭的旱厕变成了干净的卫生间,原来随处可见的草堆改成了规整的小菜园,过去遍地走的鸡鸭圈进了篱笆栏,告别了垃圾、污水,拆除了私搭乱建,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在鄂州,乡村建设“花小钱、办大事”的故事还有很多——

鄂城区泽林镇桐城村成立党员先锋分队、靓丽乡村分队2支志愿服务队,6名党员干部分组包保38户村民,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从站着看到跟着干再到自觉干”的良好氛围,前后完成6个湾组雨污分流工程、400余户改厕任务。

华容区段店镇中湾村党员带头领任务,“亮”出各自任务清单和完成期限,引导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70万元的修路成本最终降到35万元。不到2个月,泥巴路成功变身柏油路。

以绿色为底色,以“颜值”增价值,鄂州出台《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让群众站“C位”,推动村组各美其美、全域绽放。

目前,鄂州已开展4次农村人居环境拉练,申报农村户厕改造任务1289户,开工1060户,开工率在全省市州排名第一;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2.71%,高出省级考核指标12个百分点;所有村湾垃圾收运设施齐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率100%;建设集镇污水处理厂6座、村湾污水处理站183座,基本实现处理全覆盖。

同时,鄂城区、梁子湖区列入省级和美乡村示范片建设试点区,临江乡新港村、段店镇庄屋村列入省级和美乡村建设试点村,段店镇、梁子镇及峒山村等10个乡镇、村入选省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示范村。

看宜业——

农民吃上特色“产业饭”

灰蓝色的瓦,灰白色的墙,咖啡色的文化砖……走进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古色古香的村居建筑与周围山水田园融为一体,一幅水乡美景扑面而来。

据当地县志记载,“峒山,原名桐山,在县西南五十里,突起樊湖中”“山既以桐名,意其上有桐树蓁蓁,必有凤凰会集于此者”。

历史的积淀造就了峒山深厚的底蕴。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峒山村,留下了“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等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

近年来,峒山村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把迁村腾地和农户自愿入股的土地集中经营,有序流转土地。如今,峒山村建成嘉禾水产、鑫兴达苗木等22个农业产业基地,带动安置村民就业600余人,全村60%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2022年,基地产值达1.8亿元,村集体增收逾410万元。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鄂州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着力提升村庄风貌,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传承好历史记忆,把“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望眼是溪清山绿,入耳是水淙鸟鸣,身处鄂城区汀祖镇岳石洪村,仿佛置身于一片世外桃源。

谁能想到,这样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早年间竟因挖山不止满目疮痍。

上世纪50年代,岳石洪村开矿成风,采矿曾经是该村的主要经济支柱。因过度开采,岳石洪村陷入资源枯竭困境,生态环境恶化。

为保护生态环境,岳石洪村下决心将开采矿点、选矿厂陆续关停并对矿区进行修复,10年间将森林覆盖率提升至81.2%,并逐步复垦工矿废弃地。

利用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人文历史传说,现在的岳石洪村种上了桃子、胡柚、白茶,建起了茶叶加工厂,桃花山、白马塔、“情人桥”等景点也成了网红打卡地。旅游业发展为岳石洪村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外出打工的村民也纷纷回乡创业。2021年,《鄂州市岳石洪村村庄规划》入选自然资源部优秀村庄规划成果,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

融合发展的成果直接惠及农民群众。从2012年到2022年,鄂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049元增至23111元,年均增长8.7%。

今年3月,梁子湖小龙虾“坐”上家门口的飞机,“蹦”上千里之外成都市民的餐桌;6月,农业农村部发文推介农业水产类主导品种,鄂州国家级团头鲂原种基地选育的武昌鱼新品种“华海一号”入选。

当下,鄂州充分利用花湖机场的货运枢纽功能,积极打造“临空+农业”格局,不断拉长农业发展产业链条,实现更多特色农产品在鄂州“买全球、卖全球”。

看和美——

家家户户唱响“幸福歌”

走进鄂城区碧石渡镇樟树岭村,各家各户院子的空地上种着果蔬花卉,房前屋后整齐码放着木柴,村民们三五成群坐在院子里悠闲聊天,一幅幅和美乡村图尽收眼底。

“现在村居院落干净整洁,我们的生活环境不输城里!”村民陈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今,樟树岭村绿化美化面积达90%以上,文体设施遍布全村。

和美乡村美在表里如一,乡村建设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不仅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近年来,我市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

“丝瓜炒蛋、烧鱼块、西红柿蛋汤……每天都有好几样菜,天天菜谱不重样,15元一天,三餐吃得又好又饱。”梁子湖区沼山镇杨井村70多岁的张远枝,孩子都在外地打工,平日里一个人吃饭便成了问题。

杨井村65岁以上老人有53人、空巢独居老人12人,老人吃饭成了外出务工子女最牵挂的问题。为此,区、镇、村多方募集慈善基金10万元,将村文化活动中心闲置的一间100平方米的附属用房进行装修改造,聘请一位村民为有需求的老人做饭,让老人集中养老。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市注重综合运用传统治理资源和现代治理手段,推广应用积分制、清单制等治理方式,推行乡村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家教家风作用,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创新探索“巧巧工作室”模式,为村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经过4年多探索,已形成群众点单、工作室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全链条基层服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梗阻”问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当下,鄂州市全域推广“巧巧工作室”模式,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一批“巧巧社会治理工作室”,目前已为32个村、社区授牌市级示范点。

东沟镇余湾村按照“就亲就便就近”原则,以30至50户为“邻”、一名党员为“长”,架构起“党组织+党员+农户”的乡村自治体系,对村民诉求及时进行反馈答复,有效将矛盾问题消化在小组内,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华容区段店镇中湾村推行党员积分制,将分散在农村各处的党员力量发动起来,形成乡村发展动能。党员带头在村里每做成一件事可以获得相应积分,以此发动92名党员带领群众为村里解决大小事。

近年来,鄂州不断完善“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持续推动全市27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1.3万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村)报到,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