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宜昌9月8日讯  为破解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的“单元过大,管理难到位”“需求多元,服务难落地”“联结松散,自治难开展”等难题,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运用共同缔造理念,以艾家镇为试点,创新探索“廿长治”基层自治模式,以“最小单元”激发基层治理“最大效能”。


自“廿长治”实施以来,艾家镇累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4起,化解率达98.9%,连续两年获评信访“三无”乡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机制创新驱动队伍创优


细化治理单元。艾家镇根据人员居住分布、人口数量、社会关系等情况,将全镇5个行政村划分为92个单元,平均每个单元包含20户左右村民,由1名廿长包保服务,逐渐构建起“镇党委-村党组织-廿长-农户”多层次全覆盖的基层治理体系。廿长选拔由各村党组织牵头,从村内热心公共事业的离任干部、无职党员、致富能人、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推选。


强化能力建设。分批次组织各村“廿长”外出学习,定期开展“廿长课堂”,联系邀请公安、司法、综治、民政等领域专业人员对“廿长”进行培训,精准提升“廿长”工作水平和业务素质。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学习培训、外出参观等活动9次,持续开拓视野,增强能力。


优化激励保障。在乡镇成立“廿长治”工作领导小组,各村确定“廿长”联络员,制定《廿长工作指南》,统一制作发放廿长连心卡,打造廿长工作室。持续加大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力度,2022年评选20名“五心廿长”颁奖授牌、张榜公示,推介“我身边的廿长”典型13人次,先后在主流媒体刊发新闻宣传30余篇,激发廿长工作积极性。


精准服务推动精细治理


做实基础服务。艾家镇建立健全“1314”工作机制,坚持每周“1次线上沟通”。把握“3个关键时间”,群众一般性诉求1天内解决,复杂问题3天内解决并反馈,每半年入户走访至少1次。每年组织包保农户开展连心屋场会至少1次。办理4件“暖心实事”,每年每名“廿长”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或者办理暖心实事4件。截至目前,全镇“廿长”队伍已累计开展连心大走访5000余户次、召开连心屋场会200多场次,在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应急管理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做好重点攻坚。对群众反映强烈且不易解决的“疑难杂症”,“廿长”将之汇总反馈至全镇“廿长服务项目库”,由廿长工作领导小组整理形成问题清单,报镇党委审定后,将工作任务协调分解至相关职能部门,定期跟踪进度,限时完成销号,最终由“廿长”向村民反馈办理结果。在清单化办事模式下,异地安置就学不便、生产便道堵塞等164件沉疴积弊得到高效解决,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群众“幸福账单”。


做优特色互助。党组织根据本村发展需要推行“三色廿长”机制,推选以党员干部为主的“红领廿长”,以市场主体负责人、致富能人等为主的“绿领廿长”和以医生、教师、律师等专业人员为主的“蓝领廿长”,引导其跨区域提供针对性、交叉式、互助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发展“三色廿长”98人,累计提供特色服务220多场次,让乡村公共服务更加精准便捷。


廿长自转带动群众公转


激发主体意识。充分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运用“逢四说事”机制,因地制宜利用各村党群连心站、村民广场、热心“廿长”闲置房屋等场地,每月4号、14号、24号定期组织村民召开“廿长”连心屋场会,充分征求意见,先后协商确定了艾家村长江护岸项目导致生产便道堵塞问题、刘家村党群连心站运转维护、柳林村美丽乡村建设公共区域管护责任划分等10余件村民关心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案。


激活环境变量。艾家镇将共同缔造试点区域划分为5个党群共管责任区,由廿长带头,农户主动认领,负责环境卫生及公共设施管护,每周开展“一起动手扮靓柳林”村庄清洁日活动,各村在村组公示栏公示“最佳责任区”“美丽庭院”评选结果。除此之外,村民还主动参与法治小游园建设,20多名村民投工投劳参与场地改扩建和后期运维保洁,桥河村18家餐饮企业共同出资56万元,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共同缔造美好环境。


激励产业发展。艾家镇充分发挥“绿领廿长”作用,依托江南鱼港项目,成立桥兴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引导片区餐饮抱团发展,每家餐饮企业牵手8个农户,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同时利用征而未用土地建立有机蔬菜基地,目前成交金额已达到80万元,提供周边群众就业岗位300余个,促进企业和农户致富双赢,逐步实现村企民合作共富。

 

(来源:点军区实践活动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