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3年9月,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已走过十个年头。此间,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如雨后春笋般扎根在中华大地,形成覆盖东西南北中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涵盖武汉、襄阳和宜昌三个片区,努力成为中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聚区、全面改革开放试验田和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耕这片热土,武汉海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瞄准减少环节、简化手续、降低成本、优化服务,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服务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1月至8月,湖北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值935.3亿元,以全省0.06%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3%的进出口值,成为新时代湖北改革开放的新高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77项创新 改革步履不停

武汉海关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累计推出77项创新举措,其中3项被国务院在全国复制推广,数量居中部海关第一;29项被省政府在全省复制推广;8项获海关总署备案,获批数量居全国直属海关前列。一项项制度创新成果加速落地,一系列政策叠加红利持续释放,将这片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变为“丰产田”。

湖北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保证金单证电子化”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海关、企业和银行之间保证金业务的全流程无纸化,有效解决了企业人工异地传递纸质单证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等问题,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单证电子化后,我们保证金的缴纳可以全程线上操作,方便快捷。”武汉市巧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经理黄志彬表示。

入选国务院第六批改革试点经验、被全国复制推广的武汉海关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企业的一份担保文书可以用于不同业务领域、不同业务现场和不同担保事项,通用性强、便捷性高、适用性广。“凭一份保函就能办理多项税款担保业务,有效减少了手续办理时间,降低了资金占用成本。”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物流部经理尹丽娟说。

如今,该关首创的“先出区、后报关”已成为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常态化通关模式;“保证金单证电子化”将业务办理效率提高七成,办理时长缩减75%;在货物贸易“一保多用”管理模式下,今年1月至8月,该关累计用101份担保文书为4.1万票报关单提供税款担保,平均每份保函循环使用404次,担保总金额91.1亿元。

“两区”协同 红利叠加释放

综合保税区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截至目前,湖北封关运行的综保区达到6个,居中部第一位,实现了自贸试验区各片区全覆盖。

在宜昌综保区建设过程中,拟入区的宜昌奥马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柔性覆铜板等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汽车等高新技术领域,产品更新换代快、时效性要求高,投产时间对企业来说非常重要。该关积极支持企业提前适用综保区政策,将注册登记手续、设备进口及安装调试等环节前置,与综保区同步建设、同步竣工,至少提前3个月投产。这一创新举措入选海关总署典型案例。

襄阳的金鹰物流园内,汽笛声声,一个个新造集装箱满载着当地的出口货物,搭乘“襄西欧”中欧班列驶向海外。疫情防控期间,集装箱“一箱难求”,该关创新实施“新箱+货物”组货通关模式,襄阳生产的集装箱就地办结通关手续、就近装货出口,不仅把“中国造”集装箱推向世界舞台,也让当地出口企业在家门口就有箱可用,为中欧班列稳定发运提供了用箱和货源保障。

在东湖综保区的光谷货站,光迅科技生产的16箱产品快速办结海关手续,随即运往鄂州花湖机场,搭乘国际货运航班飞往比利时。该关创新物流监管模式,推动光谷货站“牵手”花湖机场,实现信息共享、监管互认、快速流转、无缝衔接,货物在光谷货站就能享受收发运、报关查验、预安检等一站式服务。“通过联动模式,武汉片区企业的物流成本能够降低三成多,通关效率预计提升三成。”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琛表示。

追“光”生长 企业活力迸发

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位于光谷核心腹地,聚集着1.6多万家光电子信息企业。该关全力支持武汉片区以光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光芯屏端网”重点产业发展,让荆楚大地“芯光”闪烁,灿若星河。

走进华星光电展厅,一块需伸展双臂才能连接两端的弧形屏幕引人眼球。“这是我们最新款的48寸车载显示屏,屏幕上集成了上百家供应商、几十个关键零部件。供应链稳定对我们非常重要。”该公司关务科科长涂芳华介绍。

为了服务“光芯屏端网”产业稳链强链,该关多方协调开通高新技术企业原料包机航线,同时定制“提前申报+机坪理货+机下监管”通关模式,将货物从抵达空港口岸到投入生产的时间最短压缩至4小时,解决了企业从沿海口岸中转耗时长、成本高的烦恼,实现关键原料和零部件直飞“家门口”。“有了稳定可靠的直达航线,彻底解决了生产原料的后顾之忧,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底气专注于研发和生产,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涂芳华高兴地说。

该关还充分发挥“企呼关应”平台作用,第一时间回应解决“急难愁盼”。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进口的真空包装、防光包装等货物不适宜在普通环境下拆箱查验。该关在武汉片区率先试点开展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通过“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将拆箱查验的环节转移至企业厂区。自试点以来,该关已依托该模式保障进口集成电路、掩膜版等111批次、8亿元货物快速通关,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