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余年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为规划师们搭建了广阔的实践舞台。在这其中,城乡规划作为蓝图指引,对国家城镇化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作为一种强公共政策属性的工作,规划设计需要服务于国家及区域战略,考虑地方政府的发展诉求;更需要切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带头冲刺,打破“建筑老八校”领先局面


四次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均被评为优秀……作为城乡规划一级学科及专业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黄亚平,被聘为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国土空间规划知识体系”八位领域首席专家之一。并作为带头人2022年获批教育部《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使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的全国“新八校”。


从事规划专业教学工作以来,黄亚平主持的《城市规划原理与设计》被评为省部级精品课程,出版多部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及教辅资料;主持的《产教融合、知行融通:城乡规划专业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荣获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黄亚平认为,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规划工作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1980-1990年代的物质形态规划、到2000年代综合战略性规划,再到2010年代后的资源管理性规划。在这个过程中,规划工作从偏重于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逐步转向经济社会、环境、土地利用的综合规划,再到空间规划改革,实行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成为当前的必然趋势。


聚焦关键,科研成果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项目负责人,近10余年黄亚平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5项,长期聚焦区域城镇化及城市空间研究,系统探索多尺度、多类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并创新构建具有中国情境适应性的大城市“紧凑·多核·弹性”地域空间结构模式,提出要素布局优化、气候适应的空间导控方法,以及都市圈时空衍化规律及“始显点”理论,城市群都市圈空间类型谱系及CMR空间组织模式,是自然资源部《城市区域国土空间结构理论与规划导控》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

黄亚平(左三)在工作中


注重实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尽管我国城镇化速度减缓,但是人居环境提升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城乡规划专业在改善人类居住环境方面,起到重要指引和管控作用。”2000年以来,黄亚平主持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荣获湖北省省级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30余项。作为专家组组长,其主持过2000年至2019年间2/3的湖北省设市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评审,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产生显著社会影响。


在黄亚平看来,既然选择投身于规划设计这个领域,就要树立信心、坚守初心、保持恒心,尤其是在当代社会,各类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数字设计、韧性城市、智能城市成为新方向,规划行业的同仁和学子更需要保持专业学习热情,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姿态不断夯实、提升专业本领。


(姚坤森 通讯员:王海新、王妤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