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在十堰泗河污水处理厂的人工快渗池内,碗口粗的水管一字排开,一根根水柱从水管的细孔中喷出,在空中闪转腾挪后划出一道道银丝般的抛物线。经过河砂过滤后,干净清澈的水缓缓流入泗河。
“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工作人员告诉正在这里考察的北京市水利专家。
“十堰积累了丰富的流域治理经验”
近年来,我市先后引进多家第三方治水权威公司,引入全球主流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实施截污、清污、减污、控污、治污、管污等“六大系统工程”,构建前端“正本清源”、中端“休养生息”、末端“严防死守”的治理体系,过去五条不达标河流条条变清流。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稳定在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106项达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十堰官山河、犟河、剑河持续稳定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以上水质标准,泗河水质达到Ⅲ类,神定河水质达到Ⅳ类。
“十堰在流域单元、流域系统保护和一体化治理中先行先试,积累了大量技术经验。”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黄俊雄表示。
“世界上通行的污水治理方法中,十堰市已经采用26种,真正做到了因地制宜,在污水处理效率和监管力度上非常有效,可以作为全国典范。”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流域生态环境研究所工程师郭浩然由衷地感叹。
岛屿星罗棋布,绿道百转千回。秋阳之下,丹江口环库公路犹如一条白色的巨龙,紧贴着水面向远方蜿蜒而去;烟波浩渺的丹江口水库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泛着碧绿的微光。沿途“绝不让一滴污水进入库区”“像守护生命一样守好一库净水”的巨幅标语不仅是库区人民守水护水的铿锵誓言,更彰显着十堰人民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
已投入运行的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指挥中心,打造的水库水质监测系统、重点排污企业监管系统、水库环库岸线监控系统、环库公路危化品车辆监控系统、水上执法队伍监管系统、卫星遥感水质检测系统、水库水质监测防入侵监控系统、水质保护陆地巡护队伍监管系统等8大监管系统,从空、天、地多维度,对南水北调工程安全、水质安全、供水安全24小时进行监测监控。
“感谢十堰人民为南水北调工程做出的巨大贡献,作为北京市民,为喝到汉江水而自豪。”北京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曹海平说。
“两地携手共护一库碧水”
为支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郧阳区先后经历两次淹没、两次搬迁、三次移城,一座拥有600多年历史的郧阳古城沉入江底。在郧阳区中华水园,踏上用老城旧砖铺设的小路,北京市水务局水资源管理处副处长张少焱动情地说:“库区移民远离故土,生活、就业都需要重头再来,作出了巨大牺牲。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保护、利用好这来之不易的水。”
北京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张欣欣深有感触地说,如今“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的理念在十堰已经深入人心,十堰在节水、守水和保水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北京、十堰要继续携手,守护好这一库碧水。
“这个村子治理得真美呀。”在郧西县天河畔的观音镇刘家湾村,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水生态环境研究所副主管张蕾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三次来到十堰,每一次来都能感觉到水更清了、环境更好了,村庄也更漂亮了。“特别感谢十堰这些年来所作的努力。”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十堰那畔行,饮水思源情;风一更,水一更,南水北调梦已成,携手再出征。”行走在青山绿水间,面对如诗如画的风景,张欣欣即兴改编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