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请问程用文代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武汉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去年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请问,武汉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有哪些主要成效和特点?
程用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亲临湖北武汉考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武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一丝不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总体要求,拼搏奋进、勇毅前行,实现了疫后重振、强势复苏,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城市能级迈上新台阶。我们扛牢稳增长政治责任,全力拼经济抓发展,经济增速在2020年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4.7%的情况下,2021年迅速恢复至12.2%、2022年4.0%,分别居副省级城市第1位、第2位;去年经济增长5.7%,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经营主体超过200万户,经济保持回升向好、量质并进的发展态势,英雄的城市浴火重生、英雄的人民昂扬奋进。
二是牢牢把握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动能转换取得新进展。我们扛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武汉使命,充分发挥科教人才优势,全力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提升,获批建设国家实验室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21家,在用在建筹建大科学装置达到10个,涌现出全球首颗智能遥感科学实验卫星、全球首款通导遥一体化北斗芯片等重大原创性成果,武汉首次进入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全球前十。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加快提升,去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198亿元、增长62.2%,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产业“含新量”加快提升,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965”现代化产业体系,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五大优势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55%,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武汉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三是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区域协同发展迈出新步伐。我们扛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充分发挥交通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成效明显,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武汉成为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建设成效明显,去年组建的华纺链、长江汽车等5个供应链平台全面发力,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279万标箱、居长江中上游港口首位。城市和产业“双集中”发展成效明显,我市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经济总量过千亿元的区达到12个,中国光谷、中国车谷、中国网谷快速发展。武汉新城作为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锚定“两高地、两中心、一样板”(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全国科创金融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宜居湿地城市样板)总体定位,全力强功能、兴产业、聚人气、优环境,规划体系加快形成,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全面提速。武汉在全国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提升。
四是牢牢把握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民生福祉实现新改善。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扎实推进共同缔造,持续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去年,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540公里、全国第六,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55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突破6万元、3万元,达到61693元、31560元,基本民生底线兜牢兜实,公共服务不断优化,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五个功能定位”,保持“当先锋、打头阵”的奋进姿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扛牢武汉担当、贡献武汉力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