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力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等赛道 新质生产力企业 潮涌“中国车谷”


企业和企业家是高质量发展的最强脊梁,更是未来的希望。3月23日,武汉经开区举行高质量发展“比学赶超 争先创优”大会,拿出3000万元奖励百余家年度“中国车谷”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其中,首次设立“2023年度经济人物”,来自新能源汽车、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新赛道的20位企业家榜上有名,成为武汉经开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范。

汽车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

岚图汽车跻身百亿企业俱乐部

2023年,武汉经开区接连投产猛士等两大新能源工厂,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0%,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打开武汉经开区“2023年度经济人物”榜单,一批新能源车企领军人备受瞩目。

“2023年,岚图汽车奋力‘突围’,全年销量超过5万辆,同比增长160%,成为武汉经开区第一个单月销量过万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第一个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突破5万辆的车企,也是武汉经开区百亿企业的新成员。”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CEO卢放介绍,目前,岚图汽车已实现全栈自研、掌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完成“三年三品类”布局,产品成功出口欧洲,供应链近地化率达41%,位居行业前列。

卢放表示,未来,岚图汽车还将致力于实现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可控,着力提升本地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同时,加快进入意大利、德国、法国以及更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把“车谷制造”推向世界市场。

同样上榜的新能源车企领军人,还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亿咖通(湖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沈子瑜,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兼CEO汪凯。

其中,路特斯科技今年2月登陆纳斯达克,估值约68亿美元,成为迄今我省赴美上市体量最大的企业,更是2021年7月以来赴美上市中概股最大IPO。2022年12月,亿咖通科技赴美上市,成为武汉经开区第一家美股上市公司。去年,亿咖通科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双擎全面发力,实现总营收46.7亿元,同比增长31%。芯擎科技实现首款国产车规级7nm智能座舱芯片“龙鹰一号”量产装车,推动高端“中国芯”的市场渗透率不断增长。

布局氢能、新材料等新兴赛道

燃料电池四大件实现“车谷造”

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经过3年多快速发展,武汉绿动已成为当前华中乃至全国最大的氢能研发和生产基地,从质子交换膜、碳纸、膜电极到氢燃料电池电堆全部实现‘武汉车谷造’。”武汉绿动氢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刘真说。

2020年7月,武汉绿动在武汉经开区注册成立。从1个人、2间临时办公室起步,如今已建成160亩的产业园区、拥有130名本地硕博研发团队。刘真介绍,燃料电池领域八大核心产品,四大件武汉绿动可实现全自主生产制造。武汉绿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销售燃料电池超过500台,武汉区域累计投放超过240台氢燃料电池车辆,累计行驶超过500万公里。

向“新”而行的,还有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自2000年创立以来,企业专啃“硬骨头”,以高强度研发投入,成功突破光刻胶、抛光垫、柔性显示材料等“卡脖子”技术,成为国内唯一全面掌握抛光垫全流程核心研发和制造技术的供应商,让“中国芯”吃上“中国粮”。

目前,鼎龙控股正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先进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顺全介绍,该项目将聚焦半导体、新型显示、新能源等领域,打造产研基地,推动武汉经开区新材料产业链条延伸、产业升级、层次提升。

2022年,东软集团在武汉经开区投资30亿元,建设东软集团南方研发基地,这是继沈阳、大连之外,东软的第三个大型研发基地。东软集团(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经锡介绍,今年5月,该基地将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入驻千余名软件人才,打造软件核心竞争力。

2023年,武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150亿元、增速7%,在武汉市占比提升至约11%。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大关,总量继续稳居武汉市第一。今年,该区将力争GDP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大关,新能源汽车产量翻番。

企业好则经开好,企业强则经开强。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经开区将当好企业发展“服务员”,从企业需求出发,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把降低成本作为核心任务,把强化政府履约作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全力支持企业和企业家们向“高”攀登,向“新”转型,向“远”突破。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通讯员 孙亚云 吕作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