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傍晚,茶山深处。在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诺西村一座农家小院中,75岁老人王大寿手持条剪、梳子,为村民们义务剪发。他们围坐一起,一边理发,一边拉家常,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王大寿义务为村民理发(资料图)
“去县里或集镇剪发比较远,我们年纪大了也不方便。我在他这里剪头发已经20多年了,从来不收钱。”诺西村村民李大爷说。
1969年10月,20岁的王大寿踏入军营,1971年2月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王大寿所在部队在四川西昌附近,他苦练本领,立志冲锋在保家卫国最前线。此时,部队急需一名理发师。比起保家卫国理想,理发显得“不值一提”,但王大寿还是主动报名进修,学习理发手艺。
部队资源紧俏,没有多余理发工具可以发给王大寿所在连队,而部队所在地比较偏远,也无处可买理发工具。王大寿就托家在上海的战友帮他代购了一把理发剪、一把条剪、一把推剪、一把梳子。就这样,在当时自己每月津贴只有15元情况下,王大寿自费10.5元购入理发工具,开始理发之路。
1975年3月,王大寿从部队复员。从深山走出去的他,知道村里没有剃头匠,村民理发也不方便。而自己的理发工具留在了部队,传给了新来的理发战士,于是回乡途中,路过重庆时王大寿又买了一套理发工具。
回乡后,无论事情有多忙,农活有多重,只要乡亲们开口,王大寿都会帮忙免费理发。“刚开始,是帮亲戚朋友理发。后来听说我头发剪得好,还不收钱,大家都跑来了。”王大寿回想往事,自豪地说:“那几年,每年要给100多人理发。”
现在交通方便了,生活富裕了,不少人选择去城里剪发。但王大寿没有放弃自己的手艺,他将手推剪换成了电动剪,坚持有求必应,还主动上门给留守在家中的老人和困难群众理发。从青丝到银发,这项无偿理发服务,王大寿已经坚持了50年,前后换了3套理发工具,义务服务村民10000余人次。
此外,王大寿用自己多年来为乡邻理发、办实事积攒下的友谊和感情,多次帮助村民化解矛盾纠纷。村里阿方(化名)和阿圆(化名)因田地归属产生矛盾,双方争执不下。村里进行多次调解,却依然无果,于是找到王大寿帮忙调解。在王大寿极力调和下,矛盾双方签下调解协议书,矛盾得以化解。
(通讯员:瞿晓红、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