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博物馆热”不断升温

湖北省博物馆8月接待观众56.5万人次

创建馆70余年来单月迎客最高纪录

在湖北省博物馆一楼展厅

曾侯乙编钟作为“明星展品”

惊艳了一批又一批游客

曾侯乙编钟。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整套编钟共65件

分三层八组悬挂于彩漆钟架之上

是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

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而这套来自2400多年前的“礼乐重器”

就出土自

随州

随州城市风光

据《中国湖北2024》记载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

现辖1县1市、曾都区

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

除“编钟之乡”外

还拥有“炎帝故里”“香菇之乡”

“专汽之都”等多张“名片”

已成为闪亮的“鄂北明珠”

随州专汽企业生产车间

“这就是湖北”专栏第八站带你走进

汉襄肱骨、神韵随州

一见钟情

古人建城繁衍的“重要阵地”

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

地势地貌呈“三山环伺,一水中流”的格局

降水充沛且难成灾

流水冲击的小“平原”适应耕种

大洪山。图源:随州日报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逐水而居

炎帝在这里开创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制耒耜、植五谷、织衣裳、做房屋

人类至此进入了居有定所、食有五谷的时代

炎帝故里。图源: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据史志记载

随州建城时间久远,居住人口较多

曾国在随州区域存续近800年

礼乐文明在此留下璀璨印记

曾侯乙墓。图源: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1978年

随州城西北约2千米处

擂鼓墩传来阵阵声响

某单位扩建厂房的过程中

发现一大片褐色土层

曾侯乙墓就此惊艳问世

曾侯乙尊盘。图源:湖北省博物馆

青铜、金、玉、漆、木、竹

曾侯乙墓出土各种器物15404件

集中展示了先秦社会的文化符号

其中,曾侯乙编钟“一钟双音”

作为冶金铸造技术和礼乐文化的载体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全套编钟铸造精美、音乐性能完好,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在随州

吹过的风都是文化,走过的路都是历史

每年炎帝诞辰纪念日大量华人来这寻根谒祖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已成为有广泛影响力的民族文化品牌

文化基因不断传承

成为随州最厚重、最绚烂的底色

已连续15年成功举办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全球华夏儿女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图为寻根节拜谒大典

钟灵毓秀

山河为诗成就人杰地灵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

李白曾如此赞美随州

随州地处随枣走廊

北方的桐柏山与南方的大洪山隔城相望

涢、㵐二水穿城而过

不高不低的山、流径宽广的水

共同成就了随州

市如银杏城如斗

半边山水半边城的雅韵

大洪山是湖北省唯一一座独立内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盛誉。

在《中国湖北2024》随州页上

大洪山银装素裹,雾凇连绵一片

晶莹剔透的冰凌挂满枝头

阳光照耀着山顶楼台

瓦檐反射出金光,显得神圣而庄严

洛阳银杏谷。

在曾都区洛阳镇

绵延12公里的古银杏群带着岁月的低语

塑造了一场黄金梦境

这里有千岁以上的银杏树308棵

百岁以上的银杏树17000多棵

是全国最大的古银杏群落之一

周边散落着周氏祠、胡氏祠等古建筑

讲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州银杏谷(应为gif动图)。图源:随州日报

文人墨客在随州留下逸闻

大贤季梁兴政于随

最早提出“民为神主”“先民后神”

隋文帝杨坚发迹于随

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大文豪欧阳修在此画荻学书

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抱朴谷康养旅游区。图源:随州日报

将自然与人文深度融合

随州推出了多条精品文旅线路

随州文旅局局长扮相上阵

白衣侠客、曾侯乙、唐僧、黑神话·悟空

多则短视频爆红网络

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抖音账号首页。图源网络

欧阳修在《李氏东园记》中写到

“随虽陋,非予乡,然予之长也,岂能忘情于随哉”

今日到随州,品尝拐子饭、登金顶观星

访炎帝故里、游名人故居

也能让人感慨:岂能忘情于随

桃源村。图源:随州网

钟鸣鼎食

经济实力实现千倍级增长

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信阳,南达荆州

随州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

是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随州一河两岸。图源: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2023年

随州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30.8亿元

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065倍

经济实力实现千倍级增长

这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努力

专汽之都。图源:随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上世纪60年代

三大国有专用汽车厂相继落户

奠定了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

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嬗变

随州专汽产业年产值超600亿元

“专汽之都”声名远扬

全国生产的每7辆专汽就有1辆是随州造

30公里专汽长廊紧盯新能化、智能化、网联化

对接“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建设

以车为媒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随州香菇。图源:随州日报

1978年

杨新美教授在三里岗镇杨家棚村

播下了人工栽培椴木香菇的星星之火

40多年来随州香菇产业不断发展

中国每出口5朵香菇,就有1朵产自随州

全产业链产值近500亿元

撑起了30多万菇农菇商的勤劳致富梦

“菇的辣克”系列香菇酱

每年以6亿多元的销量

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菇的辣克”系列香菇酱。图源:湖北日报

炎帝神农巍峨,开创文明先河

曾侯乙编钟跨越千年,震撼寰宇

炎帝的首创精神

青铜器铸造中的匠心精神

正在随州传承兴盛

新时代的随州

要接着奏乐,接着“舞”

以上海报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选自《中国湖北2024》。该书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编,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书局出品,以中英文对照形式,全景式展现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为各国朋友了解湖北提供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