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梅这三种大别山常见的树种,傲骨迎风、挺霜而立,象征着革命者的高尚人格,赵基松、赵基柏、赵基梅赵氏三兄弟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被誉为“革命岁寒三友”。

红安县(原黄安县),是赵基梅烈士的出生地。麻城市,是赵基松、赵基柏、赵基梅赵氏三兄弟的故居(成长和战斗过的地方)。随县,是赵基梅烈士的牺牲地和安葬地。红安县、麻城市、随县三地联动,致力于共同守护好“革命岁寒三友”。

品悟“革命岁寒三友”的精神密码

为继承和弘扬赵基松、赵基柏、赵基梅赵氏三兄弟的革命精神,湖北省麻城市结合赵氏三兄弟的故事,在乘马岗镇石河村修建了一座梅笑亭。

距离石河村不远处的乘马岗镇沙子岗村,就是赵基松、赵基柏、赵基梅赵氏三兄弟的故居。

如今在赵氏三兄弟的故居沙子岗村,居住的还有赵基松的孙子赵世界一家。

在位于麻城烈士陵园的麻城革命纪念馆内,“解放丰碑”展示区将赵基梅烈士的事迹置于首位,并将赵基梅烈士誉为“无冕将军”。

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也位于麻城烈士陵园内,会长李敏至今仍然收藏着一摞“革命岁寒三友”的有关资料,档案袋内保存着一张赵基梅烈士的珍贵照片,还有“革命岁寒三友”的事迹材料。

李敏还清晰地记得,2022年6月6日,麻城市红色文化研究会组织“重走长征路”之旅,第一站就到了随县,因为麻城市与随县的红色故事渊源深厚,有斩不断割不掉的亲密联系,赵基梅烈士就牺牲在随县三里岗镇。

追忆“革命岁寒三友”的红色故事

提起三位爷爷的英雄故事,赵基松的孙子赵世界几度落泪。

“当年,我的二爷爷赵基柏曾多次爬雪山过草地,也在作战中负伤了,腿上还有身负枪伤后留下的伤痕。”至今,赵世界还收藏着二爷爷赵基柏的《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这是赵基柏用热血捍卫家国荣光的最好见证。

据赵世界回忆,当年,二爷爷曾和他提起过,抗战时期二爷爷曾和三爷爷联系过一次,再后来就联系不上了,但令人欣慰的是,二爷爷生前和三爷爷的后人终于见面团聚了。

赵世界还翻出他和儿子赵东华前往三爷爷牺牲地和安葬地随县的一些照片。“我看到了三爷爷的照片,也听到了有关他的故事。”在赵世界看来,三位爷爷的红色故事永远烙印在心中。

传承“革命岁寒三友”的红色基因

离开麻城市,又来到了红安县,深入寻访赵基梅烈士的红色故事。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赵基梅烈士的名字被印刻在红安革命烈士纪念墙上,以彰其功。

1947年,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在红安县华家河镇召开了江汉军区成立大会,任命赵基梅兼任江汉军区司令员。

菇乡有英烈,浩气永长存。沿着赵基梅烈士的红色足迹,从麻城市、红安县一路寻访,回到赵基梅烈士的长眠之地随县。在随县三里岗镇这一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菇乡人70余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英烈。

“每次在墓园,我内心禁不住阵阵颤动,为这黄土下的英魂,为这悠悠尚存的记忆,也为几十年修陵扫墓不辍的三里岗亲人们。”正如赵基梅女儿赵林英在《父亲的容颜》一文中所感慨的一样,多年来,已经与老乡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把菇乡人当亲人。70余年来,菇乡人怀着对英烈的崇敬之情,让这一段跨越时光的守护与传承成为了佳话。

青山埋忠骨,忠胆护英魂。烈士赵基梅长眠于伏岭村佛爷岭烈士陵园,伏岭村村民汪呈祥和汪呈富兄弟俩就是忠胆护英魂的代表,他们正如赵林英所言几十年修陵扫墓不辍,数十年如一日,并肩守英烈。

据伏岭村纪检委员程品国介绍,一届又一届村干部,传承了70余年,每年村干部、老百姓都会来祭扫,并会主动清理一下杂草枯枝。在程品国看来,这是一种祭奠,也是一种教育和传承,教导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不能忘本。

“组织师生前来祭奠英烈,开展红色教育,并参与编写《校本教材》,记录包括赵基梅烈士在内英烈们的事迹,后来在三里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期间,更是遍访过战斗遗址,整理过英烈战斗的故事。”三里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罗可启娓娓道来多年来的心路历程。

赵基梅烈士的故事,在干部群众之间传颂着,赵基梅烈士的名字,深深烙印在菇乡人民的心中。(通讯员:高峰、郑道凤、李佳、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