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武汉“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主题报告会交通运输专场举行。

报告会上展示了一组交通经济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11亿元,增速13.3%,居全市各行业第一,占GDP比重8.2%,创历史新高;5A级物流企业22家,居全国第三,A级物流企业438家,居全国第一。

武汉,是一座枢纽大城。武汉决心建强枢纽功能,努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武汉天河与花湖两座机场,一北一南,打开武汉的空中交通窗口。截至10月27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累计运输旅客2592万人次,超去年全年水平。与此同时,机场第三跑道也已完成真机试飞,计划于明年正式投运。

凌晨,是花湖国际机场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刻。每晚,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这里最多有100架次航班起降。今年1—9月,花湖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已跃居全国第五、增速全国第一。目前,花湖机场已累计开通30条跨境货运航线,跨境电商包裹量跃升到每天50万个。今年货运量可突破120万吨、进至全国第四。

利用新开辟的花湖至芝加哥航线,联想武汉产业基地每周从这里出发,向美洲供货最高达75吨。今年1—9月,武汉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16.8%,在全国排名前列。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集装箱等铁路国际联运列车,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抓手。中欧班列(武汉)常态化开行10年,进出货值超千亿元。武汉东西湖吴家山车站是中欧班列(武汉)的起始站。武汉开发跨境运输线路56条,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8个城市和地区,武汉产的光电产品、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搭乘班列走向世界。

武汉阳逻港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截至2024年,武汉近洋直航航线达4条,运送集装箱5.2万标箱。

以武汉为中心的“超米字型”高铁枢纽的加快建成,使武汉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武汉地区每天开行始发高铁486列,通达全国28个省会城市。京广高铁全线按时速350公里高标准运营,每天有超过60趟高铁往返北京—武汉,最快只要3小时48分。2024年,武汉铁路客运量同比增长8.7%,武汉出发和到达人数均进入全国前十。

飞驰的高铁正源源不断吸引着人流、物流、信息流向武汉汇聚。

武汉城市客运日均出行超700万人次,轨道交通单日最高客运量597.5万人次,创历史纪录。

武汉聚焦运输保障,人流物流展现活力,武汉国际运输更畅了,客流强度更大了,物流成本更低了。

大交通带动大产业。11月13日,一架方舟40顺丰丰翼无人机运载商品从武商MALL出发,仅花费18分钟,便飞越长江天堑,顺利到达武商梦时代。这是武汉首条跨江商贸低空无人机航线,也在技术上实现首次跨江飞行。开放枢纽功能的释放,也体现着武汉角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力与声量。

让枢纽设施生成链接功能,武汉正着力建强各类开放平台,全力发展枢纽经济。

供应链,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

武汉发挥区位优势显著、产业门类齐全的优势,围绕大宗商品、金融、康养、汽车等重点领域,组建了长江国贸、汉融通、安居链、安养链、长江汽车链等8大市级供应链平台,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跨越山海,联结世界。

前不久,武汉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2024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建设“五型”国家物流枢纽,武汉已获批4个。截至目前,武汉已有四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些基地是加速优势产业出海的重要平台。下一步,武汉不仅要加速优势产业出海,还要发挥汉口北、汉正街等地区的电商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商综试区政策优势,打造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基地,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吸引全球高端资源要素来汉聚集。

2024年还剩最后一个月,武汉已发出了铆足干劲的“冲刺令”。各区在9月底10月初就分别召开经济指标和重点工作任务调度会,“决胜四季度,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全力推进发展转型“闯关”,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武汉,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撰稿:赵代君)